阅读记录

第215章 想通[1/2页]

疯狂县令 大道向前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二夫妇回去后,朱二就大笑起来,神情看上去轻松许多。
      “如何?”鼠姑笑着问他。
      朱二点头,“能把北疆一带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更在天下大旱一年多以来,仍旧能震慑得阿莫纳等族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位镇北王着实不凡。”
      鼠姑:“那位镇北王当时也在。”对方呼吸很轻,但她还是听到了。
      “我们来了没多久,他们应该就知道了,只不过暂时还不能确定我们的身份,直到我们把来找麻烦的人传送走。”朱二拉着妻子坐下。
      北疆府外松内紧,进去时看上去不是很麻烦,但稍微打眼的人都会被记住,像朱二夫妇这样一来就购买了大量种子牛马羊等货物,又敢于跑去城外市集交易的,身后都有人跟踪和收集消息。
      尤其是在如此敏感的时候。
      朱二和镇北王算是彼此小小摸了个底。
      镇北王能感觉出朱二是带着诚意前来……就差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了,并明显表示出他的能力可以“借用”的意思。
      而朱二也从镇北王的行事和世子赵曙的言行推断,确定自己是否能和他们合作。那位世子赵曙从头到尾基本都以“我”自称,并没有乱摆架子,前面互相试探了下,后面就有点暴露本性的意思。
      如果镇北王没有特别留意进入北疆府的各色人物,如果镇北王没有猜到朱二的真实身份,朱二也不会出现在镇北王府,想要联系公孙,他自有其他方法。
      如果他出现,镇北王却没有把他当回事,他也不会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走的时候更不会用那种方式。
      朱二并不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左右全局,他只是希望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还要能保护自己和家人。
      只是他更希望献力的时候,能辅佐“贤明”的君主,而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如果领头人脑子有坑,属下再有能力也难以力挽狂澜,更有很大可能被领头人坑死。
      朱二目前日子过得正有滋有味,一点都不想早死。
      “如果我所料不错,最迟明天,那位世子就会亲自过来一趟。”朱二道。
      次日一大早,那位很是不着调的世子就来了。
      他还带了他弟弟,一个才四岁的小不点。
      “哟,早,吃早饭了没?没有,我带了。”赵曙抱着他弟弟,一挥手。
      仆人拎着红漆餐盒进入屋内,把早点一一摆上。
      东西不算多奢华,但很实在。
      朱二和鼠姑也正要吃早饭,看赵曙如此,也就把他当平常人看,把自家准备的早点也摆上桌子。
      赵曙抱着弟弟对朱二道:“这是我最小的弟弟赵暖,生来带病,这次受寒又受惊,差点死掉,只能去你们那儿把公孙神医抢来了。”
      朱二对小家伙拱拱手,“见过小王爷。”
      小王爷是尊称,只是民间对王之子的一种普遍称呼。懂的人都知道小王爷没有世子值钱,因为小王爷可以有好几个,世子却是受到御封,王爷逝世就能登上王位的正统继承人。
      赵曙颠了颠弟弟,“来,叫朱二哥好。”
      朱二正要说使不得,那小不点已经很甜很暖地叫了声:“朱二哥好!”
      “这是朱二嫂。”
      小不点赵暖转看向鼠姑,嫩嫩地叫:“朱二嫂好!”
      鼠姑喜欢孩子,闻言就笑弯了眼睛,“你好,小王爷。”
      小家伙很正经地回复:“我不叫小王爷,我叫赵暖,暖洋洋的暖。”
      鼠姑忍不住想要抚摸他,想到他身份又忍住。
      朱二一顿,拉开椅子:“二位请坐。”
      赵曙把弟弟放到另一张椅子上,亲自给他调好位置,才自己坐下。
      “我们家没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我爹就娶了一个王妃,就是我娘。江老将军就是我外公,如今守着北疆另半边,我嘛,有两个妹妹,都出嫁了,这个小的是我老娘拼了老命生下,偏偏身子骨不好,家里难免多宠爱了一点。”赵曙揉揉弟弟软软的头毛,骄傲地笑:“还好这小子性子不错,没给我们宠坏。”
      朱二:“小孩子不会被宠坏,只会被教坏。王爷教子有方,镇北王府必将再屹立北疆百年不倒。”
      “托你口福。”赵曙抓起一个小碗,给弟弟盛了粥,剥好咸鸭蛋,跟没心眼一样说道:“赵家人都想往京城跑,但我们家在北疆待了这么长时间,早习惯这里的人文气候,真让我们回去,不是熬死,就是把京城的高官和皇亲国戚得罪个遍。”
      朱二也很习惯地给妻子递了碗筷,“分封而治为古治法,史书也已多方写明分封而治的害处要远远大于好处。政令不通、调度不易、国中国等,这些都是上位者最忌惮的事情。试想,如有人在北疆府内统治了一条街道,王爷的命令还得那条街道的里长同意才能下达……”
      赵曙照顾好弟弟,自己随手抓起一个包子,“丢了封地就丢了性命,谁愿意被当猪一样养着?出任官位?又能得到多少信任?往日说一不二习惯了,这时候再去卑躬屈膝看别人眼色过日子,谁又愿意?最重要的是好不容易弄出的大好局面,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如果有人不珍惜,岂不是把前面的主人的多年多代心血全都浪费?”
    &n

第215章 想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