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他的意思,“看来他很可能也得到了某种可以补充元气的天材地宝。”
朱二表示:这种对他们有好处的天材地宝自然多多益善,能弄到自然还是弄到的好。
不过现在还不是弄死当参的最好时机。
次日,朱二带着鼠姑一起去当地官府求见县令,以商人身份表示想要购买一部分田地种粮。
当地县令生病,出来见他们的人是他的师爷,也是县衙二把手。
师爷年纪瞧着不过三十多,但头发已经花白,显然日常操心的事很多。兴许是来这里的中原人太少,师爷一点架子都没有,见到朱二两人也十分高兴。
“你们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跑到这种地方来购买大量田地?”
朱二叹息,“实不相瞒,如今中原地带乱呀,在下为了家人不得不长途跋涉,之前家中商队曾偶尔经过此地,觉得此地土壤和气候都适合耕种粮食,在下便冒死跑来一趟。”
师爷听了不住摇头,“这里烦热潮湿,毒虫瘴气甚多,当地土著隔座山就是一个势力,还有各自方言,在这里生活都不容易,谈何种地生根?如果你们有其他地方还是选其他地方,这里真的不适合。”
朱二知晓师爷说的是好话,是真心在为他们着想,不由对师爷感观好了不少。如果这位师爷不负责任,他管朱二死活,只管收钱丈量土地开出凭证就是。
师爷还主动提到:“这里的土地大多都是无主之物,加上朝廷有恩典,在这里开垦荒田,前三年都不需要交税,你也无需购买,看中哪块土地,只要不占了当地人的地,和他们说好,取得他们许可,就可以耕种。三年后,官府会派人过去丈量。”
朱二抱拳感谢:“感谢师爷提点,在下会和当地人商量好,得到他们的许可,不过这毕竟是大夏土地,到时候在下和当地人买好土地,还是会和对方前来县衙办一份田契。”
“好好好,你有心了。”师爷很高兴,连声赞扬朱二行为。
虽说办田契可做可不做,但朱二这样做,不但自己有个凭证,最重要的是在当地人面前抬高了官府的地位。而且官府还有契税可收,怎么都是件好事。
“你们是打算请当地人耕种吗?那我不得不提醒你们,当地人一般自给自足,虽说生活困苦,可他们并不太愿意给外地人干活。有些当地的痞子莽夫不事生产,到了收获季节就拉帮结派的上门打秋风,他们欺软怕硬,对当地人还有所收敛,但对外地人……”
“师爷不用担心,我们并不打算雇请当地人耕种,就算请也不会请很多。因为中原一带遭灾的地方很多,很多人活不下去,我们在路上收揽了不少这样的人,我们夫妇先到,他们过两日就会赶到。这也是要麻烦师爷的事,到时还请给他们在当地落户。”
“落户?他们不回去了?”师爷吃惊。
“不是所有人,只有一部分家产全都没了、家里人也没了,就想找个地方安心过日子的打算落户。”
南疆府对人口管理并不严,连城门都没有,来的这些人其实可以不用登记落户,但考虑到以后会输送大量人口过来,稍微落户一些也能从情理上说得过去,而且有些人也确实打算来了后如果看情况还可就准备留在当地。
朱二示意鼠姑。
男装的鼠姑起身,拎起脚边的小箱子放到师爷面前。
师爷故作惊讶,“这是做什么?”
朱二笑道:“在下听说县令大人病了?正好在下带了一些除湿祛毒的药物和一支五十年的上好山参,师爷还请莫要拒绝,县令大人为一县之主,在下后面还有很多事想要请教县令大人,如果县令大人能够早日康复,将是在下和全县百姓之福。”
“这……”
“师爷,在下也有请求,在下兄弟二人对当地陌生无比更言语不通,不知县衙内可有通译暂借在下数日?当然,但凡有请通译出面的日子,在下会按日付出酬劳。”
“这是小事,我来这里收了个弟子,他官话如今说得已十分流畅,等会儿我便让那小子来见朱东家。”
师爷很久没有见到中原来客,也不知道夏朝现在的最新消息,就忍不住拉着朱二聊了很久。
朱二也有意询问他当地情况,就陪着聊到晚上,期间师爷弟子被叫来,陪坐一边,直到在县衙用过简单晚饭才宾主尽欢的离去。
第222章 发现又一觉醒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