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朱家。
“啪嚓!”
精致的玉碗碎了满地,里面上好的燕窝粥流淌在地上。
朱陈氏身体颤抖,单手捂着胸口,只觉得气闷心绞痛,浑身都不舒坦。
侍候的仆妇丫鬟赶忙过来打扫,动作小心翼翼,没有一个敢弄出声音。
“夫人,老夫人请您过去。”丫鬟过来禀报。
正厅里,朱家的人已经到齐。
朱陈氏没进来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心里像是被人用针刺了般,但她又不得不进去。
果然,进去后坐下没多一会儿,府里的老太爷朱高德就发话了:
“皇上今儿个赐下圣旨,封赏了致远和他的妻子,如今我老朱家也算是祖坟冒了青烟,不但有我这个二品大员,还有了世袭罔替的一等侯爵位。致远更因救驾有功获得铁券丹书,从此只要他那一支不犯下谋反大错,九代之内都无死罪。咳,如今致远就在京中,不过侯府还需建制,我打算请他们夫妇暂且来家中居住。”
朱翰文皱眉:“父亲,朱二已经被分出府,现在再请他回来居住……”
朱高德手掌轻轻下压:“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朱二只是被分出去单住,又不是被除族。他如今没有地方住,我这个祖父叫他回来住上一段时间也是正常。”
老太太也笑着说:“只是分家而已,难不成朱二分不出去就不认他祖父祖母和亲生父母了?老身知道你们心里在顾忌什么,但就如你们祖父说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我和你们祖父也不要求你们和致远关系融洽,只要能表面上过得去,别人看我们也就是一个朱家。”
朱翰文眉头松开,想通了,“父亲母亲说的是,朱二发展再好,他也是你们的孙子、我的儿子。”
朱致高突然道:“朱二被封为侯爵,那祖父可知,皇上对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有什么封赏?”
朱高德心中一窒,被大孙子戳了一刀,当即不是很愉快地摇头道:“未听圣上提及。”
朱巫氏作为长孙媳妇也有资格坐在这儿,就听她不高不低地说道:“孙媳妇闻听二弟的那个媳妇也被皇上封赏,不但赐为一等侯夫人一品诰命之位,更能除皇帝外都不用跪拜任何人,这可是包括皇后在内。一般而言,臣子有功,有母则先封母,妻子后封,或者两者同封。孙媳妇还是第一次听说皇上只封了官员妻子却没有封其母亲。以后二弟一家上门,难不成还要让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跪拜他们不成?”
“做梦!想让我跪拜那个贱婢,不如先杀了我!”朱陈氏再也忍不住地低骂道:“那个贱婢,她怎么配被封为一品诰命!甚至连见到皇后都不用跪拜?她凭什么!”
可怜她这个定国侯亲生母亲、四品官员的正妻,到现在也没有捞到一个诰命。
诰命不是可以随意赐封,而是要丈夫能做出卓越贡献或有大功,皇上才会封赏其母亲和妻子。
朱翰文官做得平稳,但同时也没什么特别能力和功绩,属于可有可无、换人上也行的那类官员。这样的官员自然不可能得到什么特殊赏赐。
“够了!”朱高德突然发怒,“什么贱婢不贱婢,胡说什么!那是皇后一族的郑世女,是皇后亲自颁下懿旨,如今更是贵为一品夫人。陈氏,同样的话,老夫不想再听到第二次!”
朱陈氏气得双眼通红,但又不得不忍着心痛和心狠,绞着手帕道:“是,儿媳知错了。”
老太太叹息,摇头:“你也别难过,各人有各人的福气。那鼠姑她就是典型的丫鬟身子小姐命。”
“何止是小姐命。”朱致高冷笑,“她可是皇后那一族,是传说中的紫金凰族,说不得人家还有……”
“住口!越说越不像话!”朱老太爷怒。
看到朱老太爷真发怒了,大家都老实了。
朱陈氏眼中含泪,拿着手帕擦拭眼角:“老夫人,儿媳只是觉得不平不甘,皇上不赐封妾身也就罢了,可您是朱二他亲亲的祖母,祖母在世,皇上不封赏您,却封了那个……奴婢出身的,儿媳真的咽不下这口气啊!”
朱翰文对此也有不满,但这话他不好说。
老太太本来就在假装大度,如今被儿媳说得心里更加不舒服,可她能说皇上做得不对吗?
朱老太爷看一家子都十分郁闷,不由恨铁不成钢道:“有什么好妒忌的,老夫都说了,朱致远也姓朱,肉都烂在了咱家的碗里。只要你们自己不往外推拒,和朱二好好来往,别人自然会把我们当一家人看。至于鼠姑那诰命……封妻不封母,也不是没有先例,毕竟朱二被分了家,陈氏跟着长子过,鼠姑又是皇后那一族,礼制上也说得过去。”
朱巫氏轻轻柔柔地说:“祖父大人这样不是说在皇上眼中,我们家和二弟那边就是两个朱家?”
朱老太爷又被孙媳妇戳了一刀。是的,他听了皇帝的封赏后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否则皇帝不可能只封朱二夫妇,而对朱家没有任何赏赐。
其他官员和京城世家,只要有点脑子的,听了这样的旨意也会知道皇帝这是把朱二一家和礼部尚书朱家给彻底分开。
所以朱老太爷回来就召集家人,让他们努力和朱二打好关系,做出表面还是一家人的模样,这样以后在京中和官场,别人想要对老朱家做什么,也会稍微顾忌一下定国候的面子。
可是他这一家子也不知是和朱二结了多大的仇怨,还是一个个面子大过天,竟然只有满腹抱怨,没有一个为朱二高兴的。
其实朱老太爷心情也很复杂,尤其是下朝后,那个该死的张永俞特别跑来刺激他,问他把朱二一家分出去、问他那样对待朱二,是否大大后悔?
朱老太爷当然后悔,他再也没想到被他特意打压的次孙竟然能靠自己的能力爬到定国候的位置,还弄到了特别珍贵的免死金牌一样的铁券丹书。如果早知道……唉,世上最难买的就是早知道了。
但不管如何,家里能出一位侯爷,还是一等侯,更是世袭罔替,那就是极大的好事。以后如果朱二那边后继无人,朱大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孩子过继过去,时间久了,两家还不是一家?
朱巫氏就在这时笑着说道:“鼠姑果然好命,不过她嫁给二弟也有两年了吧,似乎到现在肚子也没动静?二弟又那么宝贝她,将来还不知道会不会再娶,如果二弟不肯再娶,那他那个世袭罔替的侯爵位子要给谁?”
咚咚!在场的朱家人心跳都开始加快。
朱陈氏抬头,有点尖锐地道:“你嫁进来也有好些年了,可至今还没有给致高生个一男半女,现在想这些,不觉得想得太多?”
她儿子的东西就是她的,包括他的侯爵位子也是!别说鼠姑那贱婢生不出孩子,就是能生出来,那样贱婢生出的孩子又有什么资格成为侯爵。
只有她的儿子,她的幼子……
朱二作为兄长,把爵位给他弟弟,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朱巫氏好脾气地笑:“儿媳并不是为自己,而是想到小叔子,小叔子年幼,夫人总要为小叔子多多考虑。二弟身为小叔子的亲哥哥,肯定会要多关照一些。”
“不错。老三生下来,老二还没怎么看过。这次叫老二回来,就让他和老三多多亲近亲近。”朱翰文一锤定音。
朱老太爷默认了。
不说老朱家如何算计朱二夫妇,且说这边定国司刚刚成立,神女采涵就闻讯而来,向泰平帝表示出想要加入定国司并得到一定权力的意思。
神女采涵是个聪慧的女子,她也许因为见识、学识等原因,很多地方考虑还不算很周到,但她知道什么对她才是最好的。
比起嫁给不确定能否继位的皇子,采涵宁愿掌握实际权力,而定国司就是她的机会。
可泰平帝不相信采涵,他宁可相信朱二,而且他私心里希望采涵能嫁给某个皇子,生下有血脉觉醒之力的儿孙,如果让这样的采涵加入定国司,那她嫁的那个儿子就会获得太多力量,这样就会导致皇子之间的实力更加不平均。
再说,泰平帝还十分担心这个很
第235章 祭祀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