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保命手段有了,给本公子赏[1/2页]

大唐:解锁七十二变,老婆小兕子 知鱼小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邓建,你个狗东西,还不滚出来?”
      秦怀道用着稚嫩的声音,在院内大喊,可往常哈巴狗似的邓建没有出现。
      秦怀道正疑惑,这家伙还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就有一个婢女毕恭毕敬走过来,细声细语道:“公子,邓建早间出去,至今未归。”
      秦怀道这才想来,他给邓建交代了好几个任务。
      早朝的事情,让自己都糊涂了。
      那么接下来,左右闲着无事,秦怀道索性呆在灶房内,盯着三个匠人。
      三人有些意外,但依旧保持着专注。
      堂堂一个县公,啥都不去,专门待在灶房?
      对脑疾一事,又确认了几分。
      三人从生火,到搬酒,倒酒等,样样小心谨慎,生怕一道工序没做好,导致整个流程重新来过。
      这每一个步骤,根据秦怀道的图纸与要求,都十分有讲究。
      比如这生火,需要多大的,维持多久,怎样才算有效果。
      这酒需要怎么安装,怎么倒入,倒入又要倒入多少为妙,少之则会如何,多之又会如何。
      几个匠人,虽然不知名震长安的脑疾县公,是如何得到这个图纸,心中却是无比佩服。
      自己从事匠人工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酿酒的工具。
      他们甚至一度怀疑,眼前的这个秦县公,根本没有脑疾。
      现在,已经进行到蒸汽,也就是简单的冷凝装置。
      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进行最后的冷凝,将蒸馏出的酒进一步收集提取。
      “滴答”一声,第一滴蒸馏酒在秦怀道注视的目光中如期而至。
      秦怀道拿着特制的杯勺,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
      那几位匠人,此时也全部停下手中的活,仔细观察秦怀道品尝后的表情,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忙活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等这一刻。
      只见秦怀道微微闭眼,微微抿嘴,细细品味,脸上的表情瞬间舒展开来。
      “嗯,三十多度的样子,稍后再蒸馏一遍。”
      秦怀道回味着那一滴酒,随后满意的嘱托道。
      见此,几位匠人刚刚提到嗓子眼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是。”匠人们纷纷开心的继续捣鼓着。
      秦怀道这句话,就已经说明蒸馏酒成功了。
      整个灶房院内,逐渐散发着更加浓郁刺鼻的酒香。
      现在大唐的酒,一般分为米酒、黄酒以及果酒。
      米酒、黄酒是依靠谷物制成,这两种酒很多相似,往往归为一谈。而这两种酒制作不同的是果酒,在当时是以葡萄酒最为出名。
      现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就特别喜欢喝酒,而且还参与亲自酿造。
      只是这个时候,酒的种类很少,制作起来非常简单,不过因为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朝廷无法垄断。
      因此此时大唐酒的来源大多分为三种,一种是来自官方,一种是来自民间,另外一种是家庭自己酿造。
      不过,秦怀道穿越而来,对这些酒根本不感冒,总是怀念后世的蒸馏酒。
      蒸馏酒相比现在大唐的各种酒,最大的区别就是度数。
      通过发酵而产生的酒,一直在十几度的样子,不会再往上。
      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也是建立在低度酒上,但凡他要是喝点高度酒,恐怕早就昏睡过去,哪里还可能作诗?
      一斗相当于后世十二斤半,且度数不高,换算下来

第22章:保命手段有了,给本公子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