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率领五千骑兵一路南下,速度非常快。
完全是急行军的标准,日行近二百里。
这是最精锐的骑兵,甚至达到了一人双马的级别。
看上去不牛逼,实际上冷兵器实在这个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
而且这支骑兵队伍几乎不用带辎重,一路上到处都有人补给。
距离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下一个驿站不要说军粮,就连沐浴的热水和美味佳肴都已经准备完毕了,太子宁翼只要一停下来就能享受到无上的待遇。
可还不止如此。
一路上都有精锐骑士队伍前来投靠。
全部都是越国的豪门贵族子弟,带着家族最精锐的武士,有些人甚至千里迢迢加入队伍。
这当然是锦上添花。
但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如今太子完全是人心所向,这一波就是刷功劳的。
万一在太子面前露个脸儿,那这场投资就能换来十倍回报。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南瓯国战场上,越国军队超过了二十万。
矜君的沙蛮族大军不足四万,而且还面临了断粮和瘟疫。
这是一场必胜之战。
所以太子宁翼还没有到天南城,身边的骑兵就已经增加到八千人了。
整个越国大半的贵族都派人来了。
不仅如此。
太子军队每经过一城,必有无数读书人和民众前来迎接。
当然,读书人是自发的。
因为太子的利益就是越国读书人的利益,他的基本盘就是文官。
天下文臣为了太子之位,甚至敢和国君对抗。
至于这些老百姓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的,但总之就是箪食壶浆,万民拥护。
而且从太子离开国都的那一天起。
整个文官系统就开始了舆论造势。
一天比一天升级。
几乎将南瓯国之战烘托成为百年一来最伟大的战争。
甚至比二十几年前吴越大战还要重要,还要伟大。
只要打赢了这一战,只要灭掉矜君,就能换来越国几十年的长治久安。
这话是没有错。
但烘托得太过分了,几乎要上升到圣战的地步。
但读书人就是这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等太子进入天南行省的时候,整个舆论造势已经到了巅峰。
如火如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
无数民众也被读书人带动,跟着一起嗨起来,如痴如醉。
很快祝氏家族觉得自己发力过猛了,想要稍稍冷却一下。
但是来不及了。
此时就算没有祝氏的引导,就算没有文官势力的引导,整个越国读书人已经陷入了自嗨了。
文人支持太子,部分武人支持三王子,傻逼支持宁政。
这一条已经深入人心。
整个越国的文人都已经觉得,维护太子地位,人人有责。
这甚至不是为了太子,而是为了读书人的利益而战。
完全自发性地宣传太子率领的这一场大决战。
拼命写诗,拼命写话本,而且花钱让说书先生在酒楼客栈讲南瓯国之战。
一时之间,简直就是铺天盖地,天下瞩目!
就连最偏僻的山野之中老农都知道即将要爆发一场国运圣战,太子殿下亲自出战剿灭越国最大的敌人矜君,这是一场灭国之战,将换来越国几十年的长治久安。
就连傻子都在街上高呼念着:太子来,矜君亡!太子来,大南倒!
在这种山呼海啸中,太子率领的骑兵进入了天南城。
此时,宁翼迎来了最最强大的一支援军。
天涯海阁武士!
仅仅只有二百人,但全部都是高手。
当然了,他们身上毫无标识。
率领着二百天涯海阁武士的,是左辞阁主的另外一名记名弟子,李南风!
从中可见,宁寒公主对宁翼的这一战有何等重视。
这二百名高手,只有一个目的,保护宁翼。
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啊。
万众宠爱于一身。
太子进入大都督府,见祝戎总督!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祝戎总督的病是真的,这几个月呕心沥血,确实透支得厉害。
但病得这么严重确实假的,是专门服下了特殊的药物之后,才显得生命垂危。
ldquo;太子殿下,臣不能给您行礼了。rdquo;
宁翼道:ldquo;舅舅不必多礼,你为我做的事情,我都在记在心里。rdquo;
祝戎总督道:ldquo;我越国二十万大军包围矜君三万多残军已经快要一个月了,但太子您不来这一战不敢打。rdquo;
当然不敢打。
万一太子没来,大战就彻底赢了,就灭掉矜君了,那就尴尬了。
我还没有开枪你就倒下,显得我枪法特别准吗?
祝戎总督道:ldquo;殿下啊,如今整个南瓯国战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个东风就是您。rdquo;
太子道:ldquo;一切物资都准备齐全了吗?rdquo;
祝戎总督道:ldquo;全部妥当,只有多,没有少。rdquo;
这就奇怪了。
之前开战的时候,祝氏家族竭尽全力,物资还显得比较紧张。
如今二十万大军包围矜君,物资反而充裕了起来。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之前大家不知道输赢,害怕自己的投资打水漂啊。
而现在眼看着就要赢了,天下商家,贵族,包括隐元会当然就放心地赊欠了。
每一日都有堆积如山的物资运入南瓯国战场,锦上添花的事情谁都愿意做。
祝戎道:ldquo;为了这一战,我祝氏家族几乎把几十年的家底都掏出来了。rdquo;
太子宁翼道:ldquo;祖父和舅父的恩情,宁翼永不敢忘。rdquo;
祝戎道:ldquo;殿下,我说这句话不是为了示恩,而是想要告诉您,谨慎,谨慎,再谨慎!rdquo;
太子宁翼道:ldquo;我明白,舅父。rdquo;
祝戎总督道:ldquo;去了南瓯国之后,战事上要相信祝霖,相信南宫傲,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rdquo;
这话一出,太子宁翼心中稍稍有些不快。
祝戎你这话什么意思,就是不相信我了?
说白了就是让去做一个菩萨雕像,让人供着?
祝戎还真就是这个意思。
太子您只要人来就可以了,至于您的智慧和才能还是留着以后用吧。
这一次就坐享其成。
把我宁翼当成三岁小儿了吗?
但祝戎不敢不谨慎,整整二十万大军,一旦折损,祝氏家族在越国几十年的经营都付之流水了。
太子之位,也几乎就要不保了。
宁翼道:ldquo;舅父放心,这一次我去南瓯国,只带眼睛和耳朵,不带嘴巴。
祝戎知道太子心中不快了,赶紧缓和口气道:ldquo;殿下言重了,言重了!rdquo;
太子忽然道:ldquo;沈浪说,矜君可能有阴谋,舅父觉得呢?rdquo;
祝戎总督沉默片刻道:ldquo;为帅者,万事都要考虑周全。沈浪说矜君有阴谋,是为了引蛇出洞,但当然荒谬,毕竟他折损了三分之二的大军。但依旧不可不防,所以臣对太子只有一言,穷寇莫追,一旦矜君逃入了大南国境内,我们大军千万不要追赶,不要进入丛林,不要进入大山。rdquo;
太子宁翼点头道:ldquo;我明白。rdquo;
祝戎总督再一次重重强调:ldquo;大南国境内,到处都是密林高山,我们大军根本施展不开,会被活活拖死的。一旦矜君突围逃走,万万不可追赶。rdquo;
太子宁翼道:ldquo;我明白!rdquo;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次日!
太子宁翼率军一万,进入南瓯国境内!
至此整个战场上的越国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一万。
五天后!
太子宁翼赶到战场!
ldquo;臣祝霖,参见太子殿下。rdquo;
ldquo;臣南宫傲,参见太子殿下。rdquo;
这几个大将还算是矜持的,而剩下的高官将领跪舔得就非常直接了。
ldquo;我们望太子如同婴儿望之父母,殿下来了,大局就定了。rdquo;
ldquo;对对对,太子殿下来了,我们的心也就安了!rdquo;
太子宁翼一丝不苟地还礼,然后道:ldquo;大姐,祝霖将军,南宫将军,你们都是一代名将,这一战该怎么打,孤完全仰仗诸位了,我是来学习的,只带眼睛和耳朵,不带嘴巴!rdquo;
这话一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为将者最怕的就是上位者瞎指挥。
太子能有这样的态度,再好不过了。
但是口头上,大家当然要马屁纷飞。
太子殿下英明,我等马首是瞻。
只要太子殿下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太子宁翼道:ldquo;在国都就传闻,矜君缺粮了,这是真是假?rdquo;
宁萝公主道:ldquo;是真的,因为hellip;hellip;他们已经开始吃同类了。rdquo;
这话一出,众人忍不住作呕。
祝霖大将军道:ldquo;沙蛮族所有的伤兵,都被杀了,制成了肉干。rdquo;
宁翼道:ldquo;那矜君大军中爆发了瘟疫,是真是假?rdquo;
ldqu够将整个黑水寨地下挖得四通八达了。
一旦进入地道之内,越国大军的人数优势完全消失殆尽。
在狭窄的地道之内,完全可以将沙蛮族武士灵活骁勇发挥到极致!
又比如用瘟疫战术。
整个黑水寨内都是感染了瘟疫的尸体,
总之,宁翼脑子里面不知道为矜君构思了多少种战斗办法。
因为他觉得矜君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一定会有阴谋诡计的。
结果,完全没有!
竟然就是最野蛮,最直接,最血腥的战斗。
这就好,这就好!
就这样短兵相接,我几倍兵力于你,又有何惧?
矜君,都说你厉害,也不过如此而已。
此战,我赢定了!
随着越国大军杀入黑水寨内,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但是hellip;hellip;
宁翼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从场面上看,越国军队当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第351章:太子决战矜君!颤栗崩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