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忙道:“妹妹先在这里住了三年,姑老爷是年年打发人送来一万两银子的,加上妹妹来时带了二万两,一共交给了我五万两白银。妹妹的月钱使费都是老太太的月例中批出来的,并没有动用官中丝毫,便是给妹妹年年做衣裳打首饰,也并没有花到一万两。”
贾母向薛姨妈笑道:“姨太太听听,也不怕姨太太笑话我吝啬,都说玉儿不懂得过日子,手里散漫,饶是这么着,也没有花到一万两银子。如今一个女孩儿家,不过就是图着一副丰厚的嫁妆,找个好人家罢了,如今她又没了父母,我再不替她想着,到时候嫁妆少了些,只怕反受欺负。”
薛姨妈笑容可掬地道:“老太太说得极是,原是疼爱外孙女,哪里就吝啬了呢?”
贾母笑了笑,才对凤姐儿道:“想来那五万两白银也都入进了官中,既然如此,这笔四万两银子就算是玉儿出的分子罢,但是此后玉儿的衣裳首饰月例年例等都要和三春一样都从官中出。那十万两银子,却是不许动一分,只有玉儿自己才能去支用。你们也知道,没了银钱傍身,就是任由人欺负去了,咱们这样人家,难不成还图着一个孤女的银钱不成?说出去倒叫人家笑话!”
听了贾母的话,众人便知贾母是护定黛玉了,只得都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贾母半眯着眼看各人神色时,邢夫人李纨是坦然,凤姐儿是悠然,宝钗到底年纪小,面色是悻悻然,王夫人低垂的目光之中,竟似有些恨意,惟独薛姨妈是丝毫不动声色,依旧笑语喧哗,恭维有度。
贾母便知,在贾家里,薛姨妈才是黛玉最大的克星和敌人。
贾家此时忙着元妃省亲之事,自是堆山凿池,种植花木,别说凤姐儿夫妻,就是王夫人也不曾清闲一日。
惟独闺阁中的女儿家以及宝玉是天真烂漫度日,或是描龙绣凤,或是抚琴吹箫,说说笑笑;
又加上李纨带着贾兰亦偶尔来请教,偶接湘云过来也是素性高谈阔论,倒也是十分自在乐业的。
别人也还罢了,惟独宝玉竟是脱缰的野马似的,不时地念几首极得意的诗词。
此时的贾家出了一位贵妃娘娘,又和其他后宫椒房一同回娘家省亲,那是极大的福分,因此来往道贺之人,络绎不绝。
黛玉仍旧清闲无事,心中品度宝钗时,却见她丰润娇媚,更是沉稳了许多,气度也内敛了许多,举手投足之间,多了一种方圆和规矩,少了先时曾见的那种藏愚守拙,却更矜持了许多,谈吐之间话留三分,轻易不肯多言多行
黛玉因问探春道:“听说年前小蓉媳妇没了,那排场竟是压倒了王公贵族?”
探春正在黛玉大案上练字,听这话,叹口气道:“可不是么?出殡的时候竟是一片银山压地。便是那棺材,也是薛家送的什么樯木,一千两银子也买不得的,原本是一位老亲王订的,因坏了事所以不曾从薛家拿走,那:“林妹妹不知道,自你回苏州这么大半年,可不知道把她淘气成什么模样了,谁的话也不肯听,也不给那边大嫂子的脸!”
紫鹃端来梅
第3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