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来,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家一家人的骨灰坛子,以及祖宗牌位。
我指着这些沾满了灰尘的骨灰坛子,问道:“大爷,你就是让我来看这个的?”
“就是骨灰坛子嘛,早就知道有这些了。”
大爷却是摇了摇头,指着大堂旁边的小屋子,说到:“当然不是让你过来看骨灰坛子的,诺,东西在那里面呢。”
在偏厅?
我半信半疑的走了过去,才一个抻头,我身上的汗毛便立即竖了起来。
只见那不小的偏厅当中,放着一个不知名的,巨大的头颅。
那头颅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在腮骨的旁边,还有着七八根长须子似的软骨。
我走上前去,用手摸了一下,才那现看似软软的骨头实际上又粗又硬。
我看的一下子就呆住了。
愣怔了半晌,才有些缓过神来,问大爷:“大爷,这,这是……龙头骨?”
我自己说完,都有着不相信。可这头骨的模样,确实是太像传说中的龙了。
并且,在之前,我便听大爷说过著名的“坠龙事件”。
据说那是在1934年的营口,有一天,有村民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
这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
可或许是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周围的村民总感觉这条“龙”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于是村民们便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
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非常像龙一样的动物就神秘的消失了。
而且还据说,等到再次发现这龙的时候,这龙便已经死了。整个都瘫软在水洼里面,身上布满了烂肉,散发出阵阵恶臭的味道。
另外,在《聊斋志异》有篇短小纪实报告“龙无目”:“沂水大雨,忽堕一龙,双睛俱无,奄有气息。邑令以八十席覆之,未能周身。为设野祭,犹反覆以尾击地,其声?闳坏乃捣ā
甚至是在东北黑龙江,也盛传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可是,即使是有这么多的文献说明和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我还是不太敢相信,眼前的,就是传说中龙的头骨……
龙,那可是炎黄子孙的图腾,是传说中的大神,它拥有着无上的法力,怎么可能被就这样死在了人间,而且就这样被放在了一个普通的祠堂里面呢!
还有就是,这头骨,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我的脑海当中“呼”的一下子,闪过了一个念头,转过头对着大爷说到:“大爷这头骨不会是……”
大爷点头,似笑非笑:“不错,是在……”
第141章:龙头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