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图片中的那口朱漆大木箱,虽然看不出它的体积具体有多大,但是箱子长、宽、高的比例大致是7:5:3。
      箱子不知道是用什么木料打造而成,朱漆饰,上下盒盖之间为铜质的蝙蝠形锁扣。
      江辰经过反复的确认,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口民国时期的大木箱!
      换句话说,这个木箱是一件文物!
      不要怀疑江辰的眼光,作为一名文物鉴定与修复的大学‘高材生,这点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确定了箱子是民国时期的产物之后,江辰立马又看向了装在箱子里的金条。
      也许是有点看不准,江辰连忙摸出手机上网查询了一下,最后惊讶的发现,这一箱子金条居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
      什么是大黄鱼?
      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分为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键己数种,当时的老百姓喜欢称呼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称呼一两重的金条为‘小黄鱼。
      大黄鱼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不是平面金板切割出来的,而是采用银楼浇铸的方式制造出来的。
      因为民国时期的一斤等于十六两,折合成现在的重量单位,一条大黄鱼差不多有312.5克左右。
      问题来了!
      小江村的某一口枯井底下,怎么会埋藏着一箱子民国时期的大黄鱼呢?
      箱子是民国时期的产物,金条也是民国时期铸造而成,莫非这一箱金条,早在民国时期就被人给埋在了井底吗?
      仔细的捋一捋,江辰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因为那口大木箱,放在当今就是一件古玩文物,谁会把古玩当成普通的容器,去装一箱子的金条,然后又把箱子和金条都埋在地下呢?
      退一万步讲,你都有一箱子的金条了,为什么不去打造一口铁箱子,用铁箱子来装金条不牢靠一点吗?为什么非要用一口木箱子去装金条呢?
      这应该跟习惯有关联!
      民国时期,老百姓都喜欢用木箱子去装东西,比如衣物、首饰以及一些贵重的物品。
      好吧!
      新的问题又来了!
      确定了这一箱金条是民国的产物,也确定了埋下金条的时间也是在民国时期,那么由此得出,图片上的那一口枯井,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枯了!
      小江村村北的那一口枯井,是在三年前荒废的,这跟图片上的枯井完全对不上时间线,很明显,村北的那一口枯井并不是藏宝之地。
      奶奶个腿的!
      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
      一想到自己傻乎乎的抱着一把工兵铲,半夜三更偷偷摸摸的跑到了村北,然后挖了一个通宵的地洞,江辰感觉自己特别像个二傻子!
      这就好比,考试的时候不认真阅读作文题目,写出来的文章完全偏题,最后阅卷老师给你了0分,这还能怪谁呢?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咯!
      唉声叹气了一会儿之后,江辰又皱着眉头寻思了起来。
      民国时期的小江村有一口枯井,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了,可是这口枯井的具体位置在哪呢?
      沧海桑田啊!
      民国时期距今至少也有七十年的时间了,这么多年过去,那口枯井也许早就被填平了,江辰又该上哪去找枯井、挖黄金呢?
      要不等天亮之后,去找村子里的老人问一下情况,看看有谁知道那口枯井在哪?
第81章 重新审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