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长安周报,舆论宣传[2/2页]

大唐:我点亮长安城108坊 风尘十八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近有何要事啊!”
      被换作“陈郎君”的陈庭,笑着道:“今天这报纸,内容比较多。
      第一,朝廷任命阿史那思摩为右武候大将军。
      第二,朝廷任命突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
      第三,突厥首领思结俟斤,率四万多军队投降大唐。
      第四,投降大唐的十万突厥俘虏,再过半月,就将抵达长安城服徭役。
      第五,今年长安城的裙幄宴,刚刚圆满结束,宴上诸多新菜品问世。
      第六,万年县南边30里坊,正在铺设水泥道路和地下管道。
      第七,万年县南边,正在铺设输电铁塔,请百姓不要触碰。
      第八,万年县正在安置路灯,请各坊百姓不要触碰。
      第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最近受到长安富商和贵族子弟的追捧,隐隐有官员家中没有昆仑奴和新罗婢,就不成体统的说法。
      第十……”
      随着陈庭的讲述,众人大致了解到大唐的最新时事。
      可水泥道路、地下管道、输电铁塔、路灯这些事物,他们都一头雾水。
      见状,陈庭根据报纸描述,介绍道:“诸位,水泥道路,是一种用‘水泥铺设而成的道路。
      据说这水泥路坚硬无比,平滑光整。
      晴天不会尘土飞扬,下雨天不会泥泞不堪。
      这地下管道,是一种埋在地下的管道,用于排放污水、雨水、粪水等等。
      这路灯,据说是一种比油灯更亮十倍百倍的新式物品,非常神奇。
      至于输电铁塔,在下暂时也没搞懂,不敢张口乱说。”
      听到这里。
      人群中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他们两人买到报纸,浏览了一遍。
      李世民称赞道:“这长安周报,有宣传之用,能让黎民百姓了解大唐时政,真是别出心裁。”
      大唐其实也有邸报。
      邸报会定期将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纸上。
      再有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给各州长官。
      邸报和报纸相似,只不过面对的受众不同。
      一个面对官员,一个面对百姓。
      长孙无忌笑道:“二郎,如今白纸价格暴跌,再加上印刷术普及,发行报纸的确好处多多。”
      李世民微微点头。
      发行报纸的好处,显而易见。
      对百姓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时事,增长见闻。
      对朝廷而言,朝廷可以通过报纸,用来宣扬大唐和官员,甚至可以控制百姓舆论,在百姓心里树立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总而言之,发行报纸好处多多。
      突然,长孙无忌提议道:“二郎,既然顾尘发行了长安周报,朝廷是否进行效仿,发行大唐周报?”
      听到这话,李世民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
      长安周报,只在长安城发行。
      如果要发行大唐周报,势必要在大唐全境传播。
      如此一来,报纸内容采集、纸张印刷、大唐各州县的销售等等,对人力物力要求极高。
      而且,时事是有时效性的。
      七天时间,哪怕快马加鞭,也根本不可能将报纸送至大唐各个州县。
      但发行报纸的益处,的确显而易见。
      深思熟虑后。
      李世民决定成立“大唐月报”,每月印刷一次。
      这样的话,大唐各个州县的百姓,才有机会看到报纸。

第7章 长安周报,舆论宣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