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内,
徐瑁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
其中的共情力,或者说蛊惑力,自然是非同小可。
尤其是在他刻意用了‘声临其境这种外挂技能后,
已是把言语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还是那句话,
看不到未来,任他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什么作用。
所以徐瑁并没有就此停下,
他只是微作停顿,就着喝茶的空档,给大家留足思考空间,
等放下茶杯,就开始第二轮的说服。
“刚才我老师讲了关于新公司的从属、管理、构架、体系这些,
现在由我抛砖引玉,说说新公司未来如何立足本港、外埠,以及它的发展方向。
想来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所在。
新公司的未来,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立足。
毫无疑问,过去的二十五年,长联凤、中原、南方五家公司,在诸位的领导、奋进下,取得过极致辉煌的成就。
相比当下,过去的创作环境何其艰难?那个时候都可以立足,遑论未来?
我从不怀疑这一点。
当然,我也并不是纸上谈兵,只管画大饼。
我说点实际的。
内地顾不上这边,这是客观事实,
但,我们可以自主谋求立足空间。
新公司改组完成,我会上书京都方面,争取国院给予我们政策上的支持,
比如放开影视作品进出口限制,与华影完成现有版权作品的交换,或者交易。
至于作品的审核尺度、条例,这是后面的事,大可以坐下来慢慢商讨。
&nbs
第 366章 徐瑁的第二轮说服,立足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