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这些年的经历一一说与陈氏,李宣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兄长真厉害,这岂不是说,兄长只用六年,就学会了大本事,不像我一样,光会惹母亲生气,母亲一生气,就拿你当初的学习,来鞭策我,真是好讨厌。
陈氏听完李宣的话,气不打一处来,素手一把拧住了李?的耳朵,道:你要是有你兄长当初那般努力,我怎会说你,一篇文章,花十日都不能记下来,当初你兄长只用五日,便可,李宣一脸颓然,我不如兄长,你就不能多给我时日。
李宣本以为,父亲回来了,自己就可以解放了,但当他将此事说与父亲时,本以为父亲会为自己做主,但没想到,父亲不仅没有为他做主,还与母亲串通一起来监督李宣,如今李?回来了,让李宣在次有了希望,马上将此事告之兄长,李?看着一家人拌嘴,心里顿时一暖,这才是家啊!
无妨,我会在家呆上几个月,我也可教你,兄长万岁,说完还冲着陈氏扮了个鬼脸,还是兄长最好,不像母亲,只会让我读书,不让我玩,这个年级的孩子最是好动,李?刚说完,李宣就蹦蹦跳跳的跑出去了,一脸的高兴,李?看着笑了笑,
母亲将小弟的学业交给我,你就放心吧!陈氏点头,就麻烦你了,这孩子除了我的话,谁也不听,真是气死我了,性子太逃脱了些。母亲我饿了,府中可准备好饭食。
陈氏忙抚额头,看我高兴坏了,竟忘了,拉着李?就往客厅去,早已准备好了,快些吃吧!我去看看你弟弟,你吃完后,就去书房寻你父亲,你们父子多年未见,想是有许多话要说,陈氏走后,李?用膳完毕后。
就朝书房走去,这是与父亲的第一次交谈,以前,李?还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分离了,被流放前见过一面,当时李?刚两岁多,无法与父亲交流,细想与父亲已十年未见。
李?推开门走了进去,李?道:父亲何时归来,李瓒答到,已一月有余,快来让为父看看,真是长大了,果然是英俊不凡,当初你刚出生时,我便断言,如今成真了。
父亲在边境可曾受苦,上谷郡郡守乃是父亲的学生,对我颇多照顾,倒也没受什么罪,父子俩聊到深夜,没有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第二天一大早,李宣就来了,兴奋极了,用过早饭后,缠着李?教他读书识字。
让李宣读了一段文章,发现都没有停顿,这才想起来,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通篇下来一气呵成,难怪李宣觉得难背,李?当初都是标好标点符号后,才开始学习,虽不敢说全部都对,但也是有九成的正确率,李?将书拿过来,把标点符号,标好,再递给李宣。
吩咐到,在我注视的地方,停顿一下,李宣再试了试,果然比刚才好了许多,多谢兄长,兄长有此密法,难怪五日便可,我也要好好学习,好让母亲刮目相看。此法可否教我,自无不可。
花了一个时辰,把断句,交给李宣,若有不懂之处,明日再来问我,李?出了书房,迎面碰到了秋香,头上还别着当初李?送的金钗,如今的秋香,更胜往昔,秋香姐姐,多年未见,可好,秋香见李?腰间还系着自己送的香囊,心里很高兴。
公子还记得自己,心里还是有自己,想起当初公子,将钗子给我时说的话。心里不禁有些向往,如今秋香十九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要是不来李府,不成为公子的贴身丫鬟,或许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想着想着,秋香的脸红了。
在家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三月过去了。李宣功课,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李瓒夫妇高兴不已,询问后得知是李?教了他一门方法,欣慰不已。更是要李宣好好学习,一日家宴,李?提出要外出求学,陈氏当然不依,刚回来没多久,便又要出去。
李?说是同郡的颍川书院时,才肯放他离去,从这到颖阴不过两日路程,平时想念我的可以去一封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到。临行还把秋香给带走,陈氏怕一个人照顾不好李?,叫李?多带些人,李?一一回绝了,临行前,陈氏把李?拉到一旁道:你年纪尚小,男女之事,还要多等几年,李?忙说:母亲想到那去了。
我带秋香去,是因为自小与其相熟,
第7章 颍川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