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十万两银子,对于个人来说很多。
      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够看。
      尤其是在面对这种大灾的时候,多则一月,少则十三五日就得见底。
      王公公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作为内官,他不能干政,更不能在这时候胡乱给李元凤出主意。
      而也就在这时候。
      李元凤恍然想起了什么。
      他抬头看向王公公道:“对了,我让你查陆伯玄,你查的怎么样了?”
      “大致的讯息,已经调查清楚。”
      “说来听听!”
      “是。”
      王公公如实说道:“这个陆伯玄的老家在武功县,五岁时父母死于战乱。”
      “在那之后,他便流落街头,四处乞讨为生。”
      “十四岁时去齐家打零工,从高处摔了下来,之后脑子就不太灵光。”
      “听说那段时间,他整天胡言乱语,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后来等好起来就做了齐府的伴读书童,陪着齐家的小少爷一起读书。”
      “并在贞武元年,陪同齐家少爷参加科考,可齐家少爷却在殿试中名落孙山。”
      “齐家认为他是不祥之人,便将他逐出齐府。”
      “离开齐家后,他便消失了整整一年,听说是在家中闭门苦读。”
      “在贞武二年他便参加了当年的乡试一举中试,夺得亚元之号。”
      “贞武四年,他入京参加会试,成为我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出身北方的进士。”
      听闻王公公的一番话。
      李元凤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如此说来,这个陆伯玄无家无势,甚至连私塾都没有上过,就是给齐家的那个小少爷当了几年书童?”
      “是。”
      得到王公公的肯定。
      李元凤心中的震惊已然无以复加。
      要知道,当今天下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来自于南方。
      至于其中原因无二,无非是北方的教育资源差,在考试当中实在是比不上南方考生。
      也是因此。
      当年陆伯玄这个北方考生中举的时候,直接在北方士林中引起了一场骚动。
      因为北方出个举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不过么,也有那么一些人认为。
      陆伯玄之所以能中举,是李元凤为了照顾北方士子的情绪。
      为了让朝堂上能够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可李元凤自己却很清楚。
      陆伯玄能中举,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但在知晓了这个人的经历之后。
      李元凤着实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奇人,能凭借给别人当书童,就能直接中举的?
      李元凤目光幽深的望着前方道:“若你说的是真的,这个家伙简直就是天纵奇才……”
      ……
      同一时间。
      司马府上。
      “老爷。”
      “您让我找的行商,我找到了。”
      “而且说来也巧,他现在就在咱们神都呢。”
      一个司马府的小厮站在司马辅机面前,毕恭毕敬的说道。
      他口中的行商当然就是李元凤口中的那个卖茶叶的人。
      司马辅机虽然在朝堂上,没有多大反应。
      但不代表他就真的不在乎这事。
      作为人臣,能迎合帝王讨帝王欢心的事,当然做的越多越好。
      所以在回到府中第一时间。
      他便派出小厮出去打听消息。
      听闻小厮的话。
      

第29章 饥饿营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