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九章 湘城的特色(三)[2/2页]

相师异录文 20顶呱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李如彬还真是无时无刻都是一个搞笑担当啊。
      龚显坤看着李如彬笑道:“如彬啊,不要着急,这钟水饺吃完了,还有其他的菜。
      来你看这里,这道菜叫做生腌蟹。
      生腌蟹,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一种用盐水腌制螃蟹的做法:“直煮盐蓼汤,瓮盛,诣河处,得蟹则内盐汁里,满便泥封。”
      不过这与我们现在的生腌、醉蟹的做法有一定的出入,说明他的版本可能只是最初代的版本。
      生腌的做法真正走向成熟和丰满,应该是在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由于捕蟹技术的发展,蟹的供应逐渐增多,蟹的吃法也变得丰富,并逐渐在各个阶层之间流行,尤其是在上层阶级。
      其中生吃的做法就有“腌”、“蜜”、“糟”、“酒(醉)”等多种。
      腌,基本是继承了南北朝的做法,就是泡盐水,味道怎么样不好说,但听起来很符合那句“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唐代孟诰也直夸:“以盐渍之,自有佳味”。
      蜜,则是用蜂蜜和糖腌制,古文里提到的“蜜蟹”或者“糖蟹”,均是这种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黑暗料理的“甜味生腌”。
      糟,与我们如今的很多糟卤做法相似,是通过糟渍法制作而成。
      醉,就是泡酒,宋代浙江绍兴人傅肱所著的《蟹谱》载:“酒蟹,须十二月间。于酒瓮问撇清酒,不得近糟(酒糟),和盐浸蟹,一宿却取出。”这与当今醉蟹的做法已经非常接近了。
      也就是说,到了宋代,多种不同做法的生腌蟹都已出现并成熟和流行起来了,生腌蟹也就进入了第二时代。
      但这与湘城的生腌,似乎还有一些区别。
      毕竟我们湘城生腌用的酱油、香菜、蒜末、辣椒等,上面没有一种做法是加这些的。
      我们湘城地区作为唐宋时期的“移民城市”,很多饮食习惯自然是会承袭中原,又会有所改良的。
      与我们湘城的生腌蟹最为相近的做法,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洗手蟹”了。
      南宋浙江宁波人高似孙《蟹略°》里,记载了当时常见的十三种“蟹馔”,除了酒蟹、盐蟹、糟蟹、糖蟹之外,还有一种叫“洗手蟹”的生腌菜,它与其他生腌最大的做法就是——加调料,祝穆《事文类聚·介虫·蟹》记载到洗手蟹的调味方式是:“调以盐梅笔橙椒”。
      而这几种调味品以及风味,那在古代的湘城那可是相当的流行,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一》里就写下了他去到潮州时,湘城人民“奇特”的饮食习惯“调以咸与酸,笔以椒与橙”。
      这生腌蟹的味道也是一大绝,你们快尝尝。”
      我看着盘中的那有些还在微微动的螃蟹,没有见过这种吃法的我看着有些望而却步了。
      我发现除了我和陆晴川其他几个人的表情都比较正常。
      好像就只有我和陆晴川两个人没有试过这种吃法了。
      宋筱菲见我迟迟的不动筷子,便把脑袋凑到我身边对我小声的说道:“锦玄,这个味道很不错的,你尝尝看。”
      说着宋筱菲就夹起了一只生腌蟹放进了我的碗中。

第二百二十九章 湘城的特色(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