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去能有多少分红,可全都靠你们贸易组了!”
      其余人听到分红,全都笑了起来,大家伙冒险横渡大洋为什么?
      除了满足好奇心,不就是为了这份好处吗?
      ……
      会议结束后,宋维纶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向吕建成提出了一个贸易身份的问题。
      宋维纶坐了下去,开门见山地道:
      “吕主任,既然咱们发现了阿伊努人,还有日本人的踪迹,那我们肯定要和对方展开贸易。
      之前执委会给我们安排的身份是“宋之遗民,拓地海外”,但是具体什么背景,也没有要求。
      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夸大着来,不能说我们现在只有不到两万人,也不能说我们只有几座人口只有几千的小城。
      适当战略欺骗,可以让我们在贸易中得到更多的优势,当然,我们有三艘军舰可以提供更强的说服力
      但一个好的故事,却可以让人陷入遐想……”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狠狠地吹牛?!”吕建成不确定地问道。
      “不!这不是吹牛!这只是把我们未来的发展规模提前描述出来而已!”
      宋维纶坚决地摇头道:“这其实就是商业谈判中的信用背书,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背后支撑,可以让我们享有更多的贸易利益、商业特权和移民方面的便利!
      我希望管委会尽快制定一个标准的说法,所有人都要统一口径,每个人的故事最好可以互相印证和互相关联,增强逼真性!
      包括殷人,尽量让他们不要和我们之外的人说话。”
      吕建成听到吹牛的好处,点头道:“行!就这么干!这个事情就由你和关小虎两个人负责吧!
      你们先找几个会编故事或者爱玩剧本杀的年轻人搞一下集体创作,拿出一个成熟方案出来,然后我们再开个会确定……一周时间够了吗?”
      宋维纶点头道:
      “足够了!其实也不用太复杂,我们只要设定了一个大概就可以。
      比如我们在哪里有城市,城市的环境是什么样子……这些完全可以参考美国西海岸的地理情况和城市分布情况,做一下合理的推演,就能差不多勾勒出一个雄据北美大陆西海岸,人口百万上下的华夏新洲共和国。
      至于从三百几十年前开始,先民们是怎么筚路蓝缕,一点点从北冥州向南扩张的,执委会早就给我们安排好了,不能说严丝合缝,但至少没有明显的破绽了。”
      吕建成一拍大腿:
      “你是说新华港出版社出的那本《共和国编年史》?
      我一直拿它当小说看打发时间来着,书里面还给不少人安了几个有成就的祖先事迹……”
      吕建成走到隔壁卧室,拿回来一本三指厚,印刷比较不错的牛皮封面厚书。
      吕建成特意翻开了其中一页,哭笑不得地念道:“吕惠升,祖籍山东阳谷,军将出身,共和二年生人,曾担任第二届议事员,参与过共和三十五年的秋收之变……
      这是他们给我安排的祖爷爷的历史……”

第07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