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太阴自利不渴,少阴是自利而渴,渴是少阴不化津,厥阴是消渴兼久利。尤其是后半夜的疾病发作,龙雷火升夜半饮,厥阴病病机是寒热错杂,典型的上火下寒,气上撞心,水寒不养龙或者水寒不养龙,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明显的相火不在其位,上焦热不下布,下焦虚寒水饮上冲与上焦热互结交争冲撞,所以心中痛热。
中焦有热知道饥饿,有寒饮却不能受纳化食。这种痞证不适合下法,下之就会溏泄不止。”
“师兄,上火下寒痞证,又有黏膜疾病,是不是可以用甘草泻心汤了?”谢灵贞问。
“不太贴切,她这个是厥阴病,脉证提纲定了之后从相应的经找处方。”叶倾天解释道,“三阴是递进关系,少阴包含太阴的症状,厥阴又包含少阴和太阴的症状,比如理中丸,是太阴的处方,如果见到手脚凉入了少阴,加少阴主药附子就是附子理中丸,如果还有厥阴症状,加川椒,吴茱萸。
厥阴病有厥阴中风,厥阴在经的当归四逆汤证,厥阴在脏,厥阴错杂的乌梅丸证,温经汤证,厥阴寒化的吴茱萸汤证,热化的白头翁汤证。厥阴阴虚一贯煎,连梅汤。厥阴动风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包括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厥阴淤血的大黄蛰虫丸证,鳖甲煎丸证。”
叶倾天等谢灵贞消化一下接着解释,
“少阳无寒证,有寒皆厥阴,太阴无阳证,有阳皆虚火。
厥阴病的特点就是胜负,错杂,冲逆。厥热胜负,寒热错杂,气机冲逆。
奶奶的症状也十分明显,寒热错杂,上火下寒,厥冷,平时也有气机的冲逆,可以用乌梅丸。”
“嗯嗯,”谢灵贞轻轻的点点头,
叶倾天打开工作站,
输入诊断,灼口综合征,上火下寒证。
“乌梅20细辛6干姜6当归12附子6桂枝12黄柏12
百合12生地20丹参15蜀椒6黄连6党参10炙甘草12
先开一周吧,有效果了下周再来。”
“好的,谢谢大夫,”奶奶点点头,起身拿药去了。
谢灵贞问:“师兄,这个乌梅丸怎么学习呢?看着好乱呀,”
“是啊,经典方剂是值得反复揣摩,研究的,你可以把复杂的方剂拆成简单的方剂,比如乌梅丸起码包含了五个经方,简单的,药味少的加减就是加减法,病情复杂的就是乘除法。乌梅丸里面包含了四逆汤,大建中汤,当归四逆汤,干姜芩连人参汤和黄连汤。其实挺简单的,清上温下。
乌梅丸治肝不用柴胡疏散,因为肝寒嘛,用川椒温通,清热不用黄芩,而用黄连,黄柏,并用乌梅收敛。
简单说就是治肝法:养肝之体,当归,助肝之阳,川椒,细辛,附子,干姜,清肝之热,黄连,黄柏,敛肝之体,乌梅。
是不是挺简单的?肝体阴用阳嘛,养肝之体助肝之用,有寒散寒,有热清热。注意一点是厥阴病不用黄芩用黄连,黄柏,因为厥阴和少阳相表里,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厥阴疾病的传出是通过少阳的,不能用黄芩彻其热,就像你烧水一样,锅盖总得露个孔吧,记得《伤寒论》347条吗?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嗯嗯,师兄,这里面可以用吴茱萸吗?”谢灵贞好奇的问,
“可以的,比如她表现的反酸烧心,或者呕吐严重可以加吴茱萸,吴茱萸黄连就是左金丸嘛,你了解了经方的架构是可以根据病情加减的,仲景示人以法,不是让你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叶倾天解释道,
“师兄,我看你还加了百合地黄?”谢灵贞看着处方问。
“是的,久治不愈,加上睡不好觉,多多少少有些精神恍惚了,而且她说的口中灼热是自我感觉,也是和精神因素有关系。百合地黄汤有清、轻、平、润的特点,能滋津血,益元气,使五脏真元通畅,你看她多少有些心肺阴虚,加上百合地黄汤对症治疗,疗效会更好一些。”叶倾天解释道。
“嗯嗯,师兄,我明白了。”谢灵贞如释重负的呼了一口气。
第105章 乌梅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