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倾天解释道,
      “您这个表证解表没有彻底,邪气内陷,太阴脾虚水饮内停,阳气不能蒸化水饮为津液,所以口渴,但是因为身体里面不缺水,所以口渴也喝不下去多少水,要是纯湿寒,就用理中丸类方了,您兼有表证身疼痛,用五苓散温阳解表更合适些。”
      “叶大夫,那我这个便秘是怎么回事,便秘不应该是有大肠湿热吗?”大娘疑惑的问,
      “您这个便秘叫太阳湿秘,典型特点就是不更衣,数十日,无所苦,就是好几天不解大便也不难受,肠道蠕动力量不足,大便先头硬,后溏,就是大便头是干的,后面都是稀地,脾主肌肉嘛,用白术,桂枝能很好的促进肠道的蠕动,大便头干也是因为在肠道里停留时间太长了。”叶倾天转头对小雪说,
      “便秘不一定全是阳明热证哈,大娘这个主要是太阴水湿夹杂互结阻碍肠道气机,回来看看济川煎,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这些便秘的病机都不一样。”
      “知道了,老师,”小雪答应下来,
      “三阴三阳生理病理状态都涉及到水津,太阳是卫气,就是带有温润性质的津液趋表抗邪,少阳是胃津伤而气郁水逆,阳明是津伤而燥结,太阴是胃虚寒而水饮逆乱,气化水津失职,少阴是真阳虚而无心蒸化水液为津,厥阴是水热互结而阴阳不通。”叶倾天接着解释道,
      “水,湿,痰,饮,多为阴邪,遇寒则凝,得阳则运,得温则化。所以说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治疗的重点在于三焦阳气的温化,温中,通阳,化气,”
      “温中,通阳,化气,”小雪用她那并不大的脑壳使劲在记忆。
      “泽泻30茯苓20猪苓15生白术40桂枝15荆芥10防风10炙甘草6”,叶倾天在电脑上敲下处方,“大娘,给你加大了解表的力量,风药润剂,也能改善肠道的气机,”
      “五苓散去掉利水作用强的泽泻,猪苓,就是苓桂术甘汤,那病机就在中上焦了,沉潜水蓄类的水湿,代表方剂就是苓桂剂,如果是痰饮,支饮弦急,多用半夏剂。”叶倾天解释道,
      “湿气聚则为水,水为清液,无处不到,积水停而成饮,饮为稀涎,饮因为寒凝或者热郁成痰,痰粘滞稠厚,多由病理因素产生,体质和病机不同,有寒痰,热痰之分,湿气为总的病机。”

第139章 五苓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