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全村的布,布行都要了[2/2页]

明皇子高爔传 云间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无奈,她哭又不是,不哭又不是,只能硬撑着将这场“哭戏”演下去。灰尘、泪水,还有汗水,弄得一身都是,头发都散了。
      高希一杯茶喝尽,觉得差不多了,这才走过去,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你如果还想赚钱,我自有办法,还能让你赚得更多,名声也能还给你。你如果想哭,你就继续哭,大不了去见族长。我的脸皮,比你想像的要厚得多!”
      还真灵!她立马收了哭声,用满是灰尘的双手,在脸上胡乱擦了两下,本想抹掉泪痕,不想留下两抹泥印子。
      她站了起来,半信半疑地问道:“当真?”
      “当真!”高希斩钉截铁。
      一出好戏,戛然而止。
      看热闹的邻里一看没戏了,便哄笑着各自散去。
      “你知道,为何村里织户不再要你代卖布匹了?”高希也不等她回答,直接说了下去:“因为他们怀疑你拿了布行的好处,甚至发生布行用短尺量布这样的事,你还帮着布行说话。”
      丁嫂自知理亏,没有作声,看起来不服气地理着衣衫,眼皮却是耷拉着不敢看高希。
      “其实,为人办事,收人钱财,天经地义!”高希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都吃了一惊。
      咦,刚才你还说丁嫂和布行串通,得了好处,村里人才不信任她的吗?这会子怎么又说,为人办事收钱,天经地义了?
      高希看看众人的表情,笑起来:“哈哈,收钱可以,要收到明里。比如为人牵红线的媒婆,收钱就收在明里,没人觉得有何不妥吧!”
      “你倒是讲讲看,怎么收到明里?”丁嫂问道,她确实也想收到明里。
      “我已经与镇上锦绣布行的张掌柜说好了,以后我们村的布匹都卖给他。丁嫂你愿意,就居中牵个头,仍旧负责与布行联系、结算这些事。只要事情办成,布行每月支你一份月银。”
      “真的?”丁嫂的语气明显带着意外之喜。
      “当然是真的!”高希回答得很干脆,“只是要看你能不能说动织户,让他们愿意一起卖布给锦绣布行。”
      高家人早就明白原委,但丁嫂和子龙还是一头雾水,高希也不多解释,说道:“子龙,织户和布行之间要订一个契约,我不知契约的写法。劳烦你,我说个大概,你来写吧!”
      于是,高希将自己和锦绣布行张掌柜说的“供销合作”的事,又说了一遍。
      丁嫂和子龙,恍然大悟。
      子龙提笔,这就按照高希的意思将契约草稿写了出来。高希看了看,没什么问题,便让子龙这几天多抄一些,都交给丁嫂。
      “丁嫂,你就照我刚才说的,去和织户说,让他们一起参加供销合作,能办成几户是几户。马上就月底了,我便让布行派人来村里收货。”
      末了,高希没忘了给丁嫂再吃定心丸:“只要能办成,每月少不了你一份月银。一两银子如何?”
      明代,一个普通的县衙皂隶也就差不多二两银子的月银。明初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大米呢!一石米重120斤,这可比丁嫂原来偷偷摸摸拿的回扣多多了,而且都是明面上的,堂堂正正。
      “一两?够了,够了!”丁嫂眉眼都笑弯了,脸上的两道黄泥印也一道跟着笑弯了。
      高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还要给丁嫂这么件好差事?
      一来这个女人做“中间商”这么多年,非常熟悉布行的情况,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销售人才。
      二来丁家是本村大姓,又属实得罪不起,让丁嫂出面办事,反而可以利用大姓的优势,说动村里的织户参加供销合作。
      三来仍叫她做卖布的联系人,等于高希、布行都信任她,多少能冲淡她之前“暗中捞回扣”的传闻。只要接下来的事情办得好,织户们挣到了钱,时间一久,也就捣了浆糊,没人再计较之前的事了。
      高希这事办得,让人家面子、里子都有了,接下来丁嫂肯定死心塌地为他办事。
      子龙更是感激高希,要知道,高希一句话就为他家每月增加了一两银子的收入,这对这个贫困之家来说太重要了。
      丁嫂原来只想来闹一场,却没想到天下掉下这么大一块馅饼。她既欢天喜地又心急火燎,恨不得立马办成这件事,好早日领那一两的月银。
      “我这就去办,我这就去办,等我的好消息!”她也没叫上子龙,便披头散发、自顾自急匆匆地往外走,头也不回。
      她兴致颇高,嘴里又哼上了《十五贯》的唱词:
      “姨娘待人心肠好,为借债东奔西跑,离开她家才黄昏,一路行来更已敲......”
      还是这出蒙冤的戏,居然被她唱出了欢快的心情,我勒个去!
      这村妇!

第12章 全村的布,布行都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