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的。
胡老头也佯装不经意地撇了两眼正一脸陶醉的丁老头,“这丁满堂是木铎老人,家里是族中、村中大户,儿子是里长,他的两个孙女模样还算周正,倒是和希哥儿挺般配,将来说不定还要靠丁家呢!”
......
反正喝的是高家的茶不要钱,捧死人也不偿命,此时又无旁人,两人各怀心事,遂互相大拍免费马屁。
直到院子里的丁老实嚷嚷着要退出,两人才从白日梦中醒过来,不紧不慢地先后走了出来,给全村人吃一颗定心丸:供销合作这事儿,木铎老人支持、族长兼里长支持,本村唯一的知识分子胡老秀才也支持!
好嘛,现在的高希在丁家村,相当于有了官方、丁姓宗族和知识界的三方支持。
再不签,人家张掌柜就要收摊走人了!
还怀疑个屁,赶快签约领银子吧!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金钱对于平头百姓而言,无限接近万能。
织户们有了银子,缓解了日常生活的窘迫,干劲十足,深夜里都能听到家家户户的织布声,唧唧复唧唧!
见识了供销合作签约的盛况,剩余未签约织户都主动登门要求加入供销合作。
丁嫂说知道了,等下回锦绣布行来收布时,一并办理签约。
这帮村民死活不答应,唯恐再错过领银子的机会。
没办法,高希、高罕、子龙、小金鸿只能一起加了半天的班,赶制了约一百余份契约纸。
先让等着签约的织户按了手印,又送去木铎老人丁满堂那里签字做见证,只等下次锦绣布行来收货时,张掌柜签字外加“合同”两字骑缝就行了。
丁嫂也没闲着,每天都要去织户家巡视、督促织布生产进度。
张掌柜又遣人送来了华亭县城最时新的布样子,丁嫂又要找织户商量安排工期,忙得四脚朝天。
织户们等着月末结算货款,丁嫂等着领一两的月银。
村口的茶摊她不管了?茶摊忙到死,能有一两银子?茶摊直接丢给儿媳了。
当然,抽空,她也不忘去高家找高刘氏扯闲淡,无非是赤裸裸地拍马屁。
供销合作这事离了高希,她玩不转。该抱好谁的大腿,她明白着呢!
再说,有丁满堂、胡老秀才为高希推动的供销合作这件事背书,她更不能等闲视之了。
如今,高希的父亲高宝,虽为小姓,走在村里,腰杆似乎也硬了不少。
高希顾不上这些,他记住了胡老秀才的话。这天学里放假,他早早地就带着平安上了路,去小官镇。
做啥去?买书!
第17章 你要怎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