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还有一个疑问,如果岳家在城东不止这一家茶楼,或者说在中京不止这一家茶楼,那账面应该也是能看出端倪的,为何岳季平丝毫不差自己被人当水鱼了。
“父亲,我们岳家手里实际有几家茶楼呢?都是在城东吗?阿宁看账目营收倒是不错的呢,若是只有一家便可惜了,可以多开几家的。”岳初宁假装觉得茶楼收入可观提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
岳季平却摇了摇头,语带宠溺得回答她,“当然不止这一家,但城东就只有这家香满楼。城南和城北也还各有一家香满楼的分店,不过营收不如城东这家总店,毕竟阿宁上次也说过,城东的消费能力是强得多的。”
这就奇怪了,既然是有其他茶楼,虽然营收不如城东这家,采购数量上可能看不出太大端倪来,但是采买单价虚高了,不应该看不出来才对。
这中间还是有问题。
岳初宁装着好奇的样子又提出了自己的小问题,“一共就三家啊,那这三家香满楼的掌柜可有聚在一块,商讨过各区域分别是什么点心或者菜式比较为食客们喜欢的吗?若是各区域食客消费能力不同,那口味应该也有些不同吧。”
“大小姐聪慧,确实是不同区域的食客有不同的偏爱。以点心来说,核桃酥和云片糕价格稍贵,所以仅在城东火爆。城南却以芝麻桂花糕和莲子露更得食客们欢喜。至于城西则是绿豆饼和马蹄糕热销一些。”曹彦在一旁出言为岳初宁解惑。
“至于你说的三家掌柜们可有聚在一起商讨,那倒是不必的,因为三家香满楼说得上都是陈掌柜一个人负责的。所以他也是个大忙人,平日里上午在城东这边,下午则分单双日去城南和城西的香满楼。城南和城西的香满楼平日里分别是陈掌柜的长子和次子在负责招呼的。”
曹艳此话一出,岳初宁茅塞顿开。这不等于就是变成陈掌柜的家族企业了吗。
只要和两个儿子协商好一起报上虚高的食材价格,再在不同热销的品种食材原料上把采购数量开大,岳季平和曹彦只要不每次去清点实际库存,根本很难发现端倪。
若是清点库存时被发现,也大可找个借口说是供应商调配尚未送达或者是质量不好刚好送回去退换一批新的,尚未到货,然后再让供应商立刻送货过来,便可以掩盖这个问题。
真是耍的一手好计策,如果是按照这家香满楼的营收,陈掌柜用手底下三家香满楼亏空的钱,没有几百两金子也有几百两银子了。毕竟光是她调查过价格的蜂蜜和红豆就是虚高的,更何况其他种类繁多的食材。
算是先逮到一窝蛀米大虫了,但这陈掌柜的一家,是不是陈氏和三房的人呢?
陈氏?陈掌柜?岳初宁想起来刚一进门,陈掌柜便热情地称呼她,大小姐。
布庄的潘掌柜误认她是客户,而陈掌柜一上来就知道她是大小姐。
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陈掌柜出席岳家的宴席比潘掌柜多所以更眼熟岳初宁。而另一个可能就是,有人已经提醒过陈掌柜,岳季平巡店会带上岳初宁这个大小姐。
第37章 眼皮子下的蛀米大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