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〇一、真的![2/2页]

史上最强大学 何事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向后瞄了瞄不远处的徐生洲、陶文霞,低声说道:“这可是篇大文章!要写的话,少不得要附上一些高清图片,才更有说服力。否则别人一看标题,肯定直接给拒了。所以,还要征得他们学校同意吧?”
      “文霞是我的学生,我去跟他们校方说。实在不行,就给他们留个署名!”
      “好!如果要写,那咱们得抓紧,他们学校那个鉴定会还有几天就要开了。咱俩可以先写一篇在鉴定会上散发,然后再投稿正式发表!”
      方为想的更长远:“说到投稿,你们金陵图书馆不是办个期刊吗?好像还是月刊。你先打好招呼,让他们留个位置,咱们论文一写好,就第一时间发表,一定要占据有利地形打响第一枪。至于后续,我们可以做得深入一点,我会请我们学校学报上空几个版面出来。要是影响出来了,咱们甚至可以直接投《文献》或《新华文摘》!”
      “就按你说得办!”
      方为找到陶文霞,陶文霞不敢自专,毕竟这些书是徐生洲弄来的。徐生洲倒看得开,对方为和沈康元免费为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吆喝的事乐观其成,还让陶文霞在图书馆里专门安排一间研究室给他们使用。陶文霞有些不好意思:“我想跟他们一起搞点研究,校长你看可以么?”
      “可以啊,当然可以!”
      陶文霞又道:“如果咱们的《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都是真的,那以后就可以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了,而且肯定能入选,咱们图书馆说不定还会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到时候校长你可要多多支持我们图书馆的发展!”
      徐生洲笑道:“那是肯定的!我们不仅支持,而且要把图书馆打造出学校最亮丽的名片。”
      陶文霞欢天喜地去了。徐生洲突然想起来他们还没吃中饭,便过去招呼道:“沈老师、方老师、卢老师,这已经中午一点多了,要不咱们去吃个便饭,回头再慢慢研究?”
      沈康元终于不再板着脸,和蔼地摇摇头:“徐校长,我们就不出去吃饭了。我们看到好东西,比吃什么都扛饿。你要真是有心,就打包几个盒饭放外面,饿了我们出去随便吃点就行。小卢,我开个书单,等会儿你开车去我们馆里借出来,我急用!”
      卢有纪干脆地答应道:“好嘞!”
      回过头,卢有纪赶紧悄咪咪地把上午发的围脖给删了。很简单,一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这些书肯定大有来头,千万别装必不成反被?。他一删围脖,很快就有朋友发现了他的异动,在威信里问道:“老卢,你删了围脖?”
      “嗯。”
      “为什么?”
      “不能说。”
      “不能说是几个意思?难不成《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还能是真的?”
      “让子弹先飞一会吧!”
      “哟,你这话有意思了,这种到了锅里炖得稀烂、酱得通红的鸭子难道还能再飞走?”
      很快,文献学小圈子里就把卢有纪删围脖的小道消息炒了一波,紧接着沈康元去神州科技职业学院一去不复返的活动轨迹也被挖出来。等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沈康元的手机开始繁忙起来:“老沈,我是京城图书馆李继朝。听说你们金陵有所大学号称入藏了《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这事你知道么?”
      “知道啊,怎么了?”
      “这事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我正准备写篇文章说说这事。”
      “我也是好奇,现在还有人敢伪造《永乐大典》正本,他怎么造得出来?难道就拿黄绢包一叠白纸?这不一眼假吗?”
      “嗨,这事儿呀!不好意思,我在车上,信号不好,有什么事回头再说。挂了!”
      隔了几分钟手机又响:“喂,沈老师,我是震旦大学古文献系柳敏初,想向你打听个事儿。现在方便么?”
      “我在车上,有什么事吗?”
      “听说你们金陵有个学校号称入藏了《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
      “这事你还用打听?”
      “我也就是当个笑话在听。”
      “我正准备抽空写篇文章说这事呢!一会儿有个饭局,有什么事明天有空再说。抱歉抱歉!”
      方为拿出手机朝沈康元晃了晃:“瞧瞧我多明智,早早就关了机。”
      沈康元哼哼道:“你关机,人家只以为你是在避风头。我关机,那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赶快,咱们要加快进度。实在不行,今天咱们熬个夜,先就面上的写写,发到《光华日报》上去。总之,这个头汤我们吃定了!”

一〇一、真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