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光刻机技术,和江淮目前所研究的领域,可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不过……如果江淮没有研究的话,也没办法清楚液体配比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的熊康宁,眼中怀疑倒是少了一些。
在他看来,江淮即使是有所研究,也只是略有了解而已,而后也不是很上心了。
“有些研究,不过今天有些晚了。我先说一个理论,你回去想想?”
感受得到熊康宁在这方面的轻视,江淮倒是不以为然。
他的领域跨度实在是有些大,不怪别人不相信。
只是江淮在这一刻,也感受到了来自国科院学生那种莫名其妙的自豪和傲慢。
没关系,是时候给他们一点来自国家总师的震撼了。
“您说。”
碍于唐天明在一旁的熊康宁,虽然不觉得江淮能够提出什么理论,但还是保持着尊重。
他不是很相信,但江淮所做的事情,倒是值得得到尊敬。
“光刻不一定非得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进行,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多棱镜来进行微光的汇聚,从而进行干式光刻。”
缓缓说出这句话的江淮,看着如遭雷劈的熊康宁,也是有些意外。
他说得这个理论,的确是有些震撼。
但好像……也不至于达到这种一动不动的状态吧?
而江淮不知道的地方在于,他的这一句话所带来的震撼程度。
就相当于,一个用惯了2g网络的人,忽而体验到了5g网络一样,那种震撼感,是无法言喻的。
“江……江总师,您说的这个理论,有数据作为支撑吗?”
脑海中有着无数想法的熊康宁,询问的语气变得恭敬了三分。
此时此刻,熊康宁才知道。
江淮所谓的有一点研究,那只是谦辞。
能够提出这样的理论,想必已经有了很多的数据作为支撑,不然没道理会提出多棱镜,来用多棱镜进行所谓的干式光刻。
“干式光刻啊。”
一旁听着两人对话的唐天明,眼中也是带着若有所思之色。
很多年前,在光刻机技术出现的那一刻,唐天明就曾经思考着这个问题。
只可惜,当初龙国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持多重实验,也没这个条件来进行。
等到有条件了以后,却发现。所谓干式光刻所要付出的成本,竟然比起液体沉浸式技术还要高上数十倍。
至此,干式光刻的想法,彻底搁浅坠落。
可江淮此时所提出来的多棱镜聚光来进行干式光刻,这个概念很新颖,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可行度很高。
就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能够证明,江淮在这上面的用心程度了。
“数据有,但是不够多,明天可以去实验室,给你看一看。”
现在时间已经晚了,还忙着和老婆汇报的江淮,此时也是开口说道。
并不是说他不想现在提供数据,而是数据在桔子的云端当中,桔子还没有跟着过来呢。
“明天……今天不行吗?江总师,这个事情真的……”
“康宁。”
第一百五十九章 理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