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年前那段时间可谓是白立民的噩梦,他走到哪儿,陆苗就跟到哪儿。即使白立民明确的向陆苗表示两人绝无可能,陆苗还是阴魂不散。
      家里从小良好的家教,对初到的恐惧和不适应,还有不敢得罪村长这几个因素让他生生隐忍了好几个月。终于他在被纠缠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亲自登门拜访了村长,当着他们一家人的面,表示他与陆苗不适合,他也不会接受陆苗。
      村长知道白立民心高,看不上自己的孙女儿,他也怕自己的傻孙女一股脑的冲,最后是伤了自己,第二天不管郑荷的大哭大闹,直接就把她送到镇上的儿子家,让人看管着。
      不过好在如今陆荷也清醒了,想明白了她跟白立民之间的不可能,也已经接受现实,两年前在镇上结婚生子了。因为她追白立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了,所以郑荷结婚也没有跟村里的人说。
      虽然下了村长的面子,但好在也没多为难他。
      白立民就是再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也没想过利用村长的孙女,与她进一步发展,哄骗她,来换取回城的名额。
      坦白说,他是看不上农村人,其实他的哥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下乡了,不过因为家里父亲是政府职员,因为内斗战战兢兢,为了不让人诟病,他也不得不下乡当知青。
      他们这一群年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所畏惧、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青年人。
      但到了农村之后,这些在城里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很快发现现实生活要比他们的想象残酷得多,他们面临是贫穷,是每天吃不饱肚子,是每天艰辛的农业劳作,是很几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白立民在这村里已经待了四年,也有来了好几个年头的人,每天盼星星盼月亮想回城,可是上面的政策仍然没有改变,大家对自己未来都很迷茫。许多知青已经对看不到头的下乡生活屈服了,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目的就是让自己好过一点
      然而再迷茫,白立民也不可能在这里妻子生子,他更怕回不来城。
      秦麦穗感受到了那些男知青不甚尊重的打量,她很是不舒服,但仍然保持着脸色的微笑,笑不达眼的说,“我已经抓完了,你用吧。”
      “谢谢。劳烦了。待会儿我让那几个小孩帮我带回去还你。”平淡的语气让人感觉他似乎是在撇清关系。
      白立民对比刚刚和善的语气显得异常冷淡。秦麦穗心下意识到了什么。
      这人什么玩意儿?埃??思医瓒?骰拐庋?
      秦麦穗自打穿过来就没有过攀附什么人的心理。在她原来的世界里,家庭幸福,父母支持她的选择,她总是可以独立而自由的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18章 关于白立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