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国相信,自己正式登基之后,仅需要强行攻下两三个怀有二心的州府,肯定会让其他所有摇摆不定的地方官员下定归顺他的决心,毕竟他不是李嵩,他王兴国有能力、有兵力,又有民心的支持,没有哪个地方官员愿意同这样的皇帝作对。
这天晚上,王兴国在杨平的说教下根本就没有睡好觉,各种繁琐的仪式和注意事项将他搅得头昏脑胀,饶是他聪明绝项,一时之间却也无法记清楚这么多的东西,好几次他都想拍案而起将杨平赶出去,但是顾及到他的身手,终于还是忍了下来。
因为晚上的这些插曲,致命第二天王兴国在小富贵的喊叫下才勉强起床,穿上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戴上那沉重的、头项挂着一串串珍珠帘子的皇冠,王兴国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奇特的感觉。
禅让仪式在上午举行,王兴国穿戴完毕后,跟着李嵩一起,在众多宫女和黄门的簇拥下走出中军大帐,然后缓缓地登上了事先搭建好的高台。
高台下面,一百多名皇城赶来的官员和各个部队的高级将领早就在那里等候,看到王兴国和李嵩上来,这些人齐齐地跪了下去。
高台上仅有一张椅子,李嵩在小黄门的搀扶下走到那张椅子前坐了下来,随后,王兴国在杨平的带领下走在李嵩身这站定,随后,台下的官员在小富贵的指挥下对着李嵩三叩首。
等众官员起身,小富贵站在高台边上,手持圣旨高声地宣读了起来,那是李嵩立下的禅让之书,首先说明了禅让皇位的原因和意图,随后说明了禅让给王兴国的理由。当然了,这一切仅仅是过场而已,大唐的皇家仪式中也没有禅让的仪式标准,这一切都是杨平从以前禅让的实例中找出的仪式,同眼前的实际情况相比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仓促之间,王兴国也想不出更好的仪式程序,因此也只好任由杨平摆布了。
这个圣旨是早几天在杨平的参谋下写下来的,文章写得相当长,小富贵念了有半个小时才算结束,随后,李平手捧玉玺递到了李嵩面前。
这个仪式在王兴国眼中是一场闹剧,但是在李嵩以及其他人的眼中却是无比神圣和庄严的。看到玉玺递了过来,李嵩摆脱了旁边小黄门的搀扶自己站了起来,接过玉玺身前走了几步,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大叫道:“黄天在上!李家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李嵩无力再支撑大唐这个天下,今天起,正式将这个重担交到不肖子孙李嵩的结拜兄弟王兴国手上,希望李家的列祖列宗能够理解不肖子孙李嵩的苦衷!”说到这里,他已经变得声嘶力竭了,看得出来,交出这个皇位他肯定是万分不乐意的,但是,唯一能够解救大唐的也只有这条道路了,因此,李嵩内心的挣扎在这一刻显露无遗。
杨平走了过去,轻轻的搀扶住摇摇欲坠的李嵩,想要把他挽回座位,谁想李嵩突然甩开了他的搀扶,勉强的站直
第701章禅让皇位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