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庆又背了几条人命在身上了。
这就说明,这王有庆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春花婶子不知怎么的,一听那老汉说的**掳掠四个字,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不为别的,只是想起了年幼时在千里之遥的老家发生的一些陈年旧事。
春花婶子老家是靠近北边的一个边塞小镇,地方不大,因为靠近边塞互通贸易的缘故倒是热闹的很。
那镇上常年有驻兵,领头的是个姓朱的,人称总把头。
那时候春花婶子年幼,自然不知道这朱把头是个多大的官儿,只知道这小镇上都是他说了算。
此时还依稀记得他大腹便便的模样。
这朱把头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引得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趋之如骛。
可惜这朱小姐心比天高,普通的凡夫俗子自然是看不上。
一来二去的就蹉跎到了快二十岁,这下朱家夫妇就着急了,急切的想给女儿寻个好人家。
只不过还没寻到,女儿就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把朱家夫妇急坏了,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打听,怕坏了姑娘名声。
只能私下暗暗派人寻找。
结果一连几天都一无所获,等朱家人都心灰意冷之时,这朱小姐却是自己回来了,送她回来的还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说是在边塞的荒滩上碰到了昏迷不醒的朱小姐。
两人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才终于进了镇。
那朱夫人一看女儿狼狈的模样,忙拉了女儿回屋检查,最后知道女儿被人掳了去囚禁起来,这几日都蒙着眼睛被日日磋磨。
当下仿佛天塌了一般,只把那贼人骂的狗血淋头。
但事到如今也于事无补。
朱小姐失了身,又受了惊吓,整日在家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
朱家夫妇没有办法,娇养的女儿落到如此地步,尽管朱把头派人如何探查,都找不到那贼人的半分消息,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放弃了。
当下倒是女儿的终身大事让他愁白了头发。
先前只是年龄大了些,如今却是连贞洁也没有了,先前对着朱家趋之若鹜的人家此时却是避之不及。
也有那别有用心的人家说不介意,愿意迎朱小姐入门的,但这种人朱家夫妇如何敢把女儿托付了去。
一来二去就又过了半年。
这时先前救朱小姐的公子上门了,原来他当初救朱小姐时,两人相处两日,彼时他对这朱小姐一见钟情,又怜惜她受了这番罪,这半年又见外头对她多有恶意的,最后决定上门提亲。
“我不介意小姐的遭遇,甚至对小姐充满了怜惜之意,若是小姐嫁我为妻,我定待小姐如珠似宝,此生绝不相负!”
朱家夫妇看着眼前一脸正气的王姓书生,顿时一脸感慨。
而一旁屏风后的朱小姐听着这书生振聋发聩的承诺,也是心神摇曳,顿时含羞带怯起来。
第176章 陈年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