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丁筱筱就从研究所拿出许多的秧盘地膜。这种秧盘是专门给稻谷播种用的。上面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坑,是为了把泥土撒上,然后把稻种播在上面,而小坑里的泥土,到时候会自动被秧苗的根茎给盘住移栽时,不需要人插秧,直接给拿起秧苗抛到地里即可。
      这种种植方式叫做抛秧。因为研究所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试验田,所以便于区分,有时候就采用这种种植方式。
      丁筱筱简单测算了一下,一亩地大概需要四十张秧盘,然后拿出五百亩需要的两千多张。之所以是两千多,是因为怕万一稻种出芽率不理想,或者长势不好时,可以随时也提不动秧苗。
      因为昨天丁筱筱已经把稻种给用药水浸泡了,这种农科院,大家都称这个工序为“浸种”。浸过的稻种,出芽后,就可以播到地里。
      简单地吃过早饭,丁筱筱让丁春生把大家都召集了过来。今天大家做工已经满一个月了,所以,今天要给大家派工钱。
      丁春生拿着花名册,报着大家的名字和干了多少天的活计。
      由于大家这个月都没有请假休息,所以每个人都按照三十一天算工钱。大家一天的工钱是十文钱,一个月三十天,就是九百文,再加上一天十文钱,一共是九百一十文。
      待所有人都把钱给领了,丁筱筱说:“由于大家的工作表现都非常好,从下个月开始,每个人每天十五文钱,请假一天不扣钱,不请假的还是多发一天的工钱。”
      大家一听,激动坏了,这样不是每个月都可以有一两多的银子?本来一个月九百多文钱就已经是高薪了。
      在戈官村有的人家,一年都用不到二两银子,自己一个月就领了九百多文,别人都羡慕得不行,很多人还偷偷拜托他们帮忙说说,看丁筱筱这里还要不要人手。
      只不过那些人之前并没有善待丁筱筱,自然丁筱筱也不会要他们。
      待众人都离开后,丁筱筱给丁春生一家发了六两银子。丁春生说太多了,这样一年下来岂不是就有七十二两?对于丁春生这种普通家庭来说,七十两无疑是一笔超级巨款。
      丁筱筱笑着说:“不多啊,村长伯伯每个月三两,翠莲婶婶也是每个月二两,还有小河,每个月一两,这样,不就不多了吗?”
      “可是,小河还是个孩子。”
      丁筱筱非常认真地说:“虽然小河是个孩子,但是他干的活计可不少,我都看在眼里呢!村长伯伯您就收下吧!以后你们一家三口合起来,每个月就给五两工钱,你到时候把账记好了。”
      丁筱筱又想起了:“还有,明天月头了,郭老板应该会和我们结这个月的账了,到时候还有麻烦村长伯伯辛苦,和郭老板对一下账。”
      自从每天都送五六筐蔬菜后,郭老板就没有每天现结,而是到月底汇总之后一起结账。
      终于,忙完手头的事,丁筱筱再次拿出一根糖葫芦给了小河,并且吩咐他

第34章 秧盘播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