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为将之道[1/2页]

大唐雄魂 楼兰夜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恪说道:“儿臣以为,处默等人说的都对,但没有全对。勇猛,睿智,懂得排兵布阵,合理利用粮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军纪和必胜的信心。”
      李世民面带喜色的说道:“哦,那恪儿,朕与卿等愿闻其详。”
      李恪说道:“父皇和众位大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儿臣不敢班门弄斧。”
      李世民笑道:“不妨事,你且说来。”
      李恪说道:“那儿臣就献丑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古统兵大将,非智勇双全之士不可为之。而为将者,必定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方可克敌制胜。一味好勇斗狠,以力欺人,放纵军士,必不能长久。一群纪律严明的军队可以迅速而高效,能快速执行统帅的命令。相反,军纪败坏的军队只能算作乌合之众,一旦陷入绝境,必将兵败如山倒。”
      李世民连连点头,说道:“还有吗?接着说下去。”
      李恪接着说道:“昔日白袍将军陈庆之不过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领七千白袍军北伐,一路连战连捷。大小四十七战,破城三十二,横扫五十万北魏军,破北魏都城洛阳,而后从容撤退。他并非是勇猛无敌之人,却能打得几十万北魏军毫无招架之力,何也?军纪严明,士卒效死尔。”
      李靖笑道:“殿下所言极是。当年孙武子也曾斩二妃以明军纪,遂有破楚都之功。不知殿下刚才所言必胜之心,又有何指?”
      李恪笑道:“卫公乃兵法大家,岂不知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之故。此二人皆为豪杰之士,然所对之敌,皆十倍于己。竟能克敌制胜,皆因此二人有必胜之心,士卒受其鼓舞,以一当十,悍不畏死。正所谓心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为上将军,正是如此。”
      李靖扶手称赞说道:“不错,殿下可都再谈谈,如何才能百战百胜,笑傲沙场?”
      李恪笑道:“本王以为,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百战百胜,未尝一败之人。两军对阵,拼的是耐力,是决心,是对必胜的渴望。可能在一瞬间,就决定了胜负。就向两位高手过招,杀招往往就在一瞬。战场上瞬息万变,就看谁能抓住时机,谁能沉住气。”
      李世民笑道:“说的不错,两军对垒,拼的就是统帅的定力。当年洛阳一战朕同时对阵窦建德与王世充,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朕坚信,朕必定能大败此二人。还在众将用命,士卒效死,遂有一战擒两王之功。”
      李恪笑道:“父皇身负天下气运,王,窦二人合该如此。”
      李世民笑道:“恪儿,你别拍父皇马屁。你接着说,你的这些话让父皇茅塞顿开,朕还想听听你的见解。”
      李恪说道:“其实为将者最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为何而打仗?有时胜负不在战场之上,而在战场之外。如果能用其他手段达到目的。最好是不用动武。一旦开战,势必要劳

第七十二章:为将之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