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五月,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关中草木一空,人皆相食。永淳元年三月,京畿之地蝗虫四起,麦苗啃食一空。五月,雍、岐、陇等州又发生蝗灾。史载“大蝗,人相食。”
整个唐朝享国祚289年,有记载的大规模的蝗灾竟有40多次之多。而最近的一次,正是贞观二年五月的关中蝗灾。
此时已是四月底了,也就是说还有半月时间,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蝗灾,整个关中之地,都会受到波及。
该死,要不是苏清的话提醒了李恪,李恪也不会想起来这事。其实早在秦怀玉跟自己提到,去年冬天不太冷,没怎么下过雪,自己也就应该注意到的。只不过自己当成了一句玩笑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还有半月时间,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要不然,一旦蝗灾办法,朝廷没有提前准备,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会饿死。
秦怀玉看到李恪如临大敌一般,急得满头是汗。不禁问道:“啊恪,你这是怎么了?什么蝗灾的?你没事吧。”
李恪焦急的问道:“怀玉,去年冬日,你是否说过长安与往年不同,没有下过几场雪?”
秦怀玉笑道:“你还说呢,我说没感觉天冷,你说我是高兴的。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李恪说道:“那今年各地有没有关于旱灾的奏表报上来,粮食的价格有没有上涨?”
秦怀玉说道:“我又不是朝中大臣,我哪里知道有无旱情。不过粮食涨价倒是真的。”
李恪说道:“那就是了。怀玉,如果我要告诉你,下个月,就会发生蝗灾,你信不信?而且是整个关中之地都会受灾,你信不信?”
秦怀玉笑道:“哪年哪代没有个蝗灾,旱灾的。阿恪,你是不是太累了。”
李恪说道:“这次不同往日,这次是大灾。如果处置不好,那便是动摇国本根基的大灾。我知道现在没有相信,可它就要发生了。我要上书陛下,报告此事。”
秦怀玉说道:“啊恪,我愿意相信你说的。可别人会相信吗?阿恪,现在你已开府,一言一行,就代表了蜀王府,你不再是弘文馆的学生了。要是被大臣弹劾你危言耸听,又当如何。”
李恪说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时间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不管怎样都要试试,骂名我来背,怀玉,前去通知岑文本与权万纪二人前来。我有要是跟他们商量。”
秦怀玉只好深夜前去召二人前来,李恪把蝗灾的事情告诉了二人,可二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完全没有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权万纪劝说道:“殿下,且不说这蝗灾之事,是否会发生。就算发生了蝗灾,也和往年一样,无非是派官员赈济百姓而已。要是五月无蝗灾,又当如何?群臣必会弹劾殿下,但是殿下如何自处?”
岑文本也说道:“权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殿下您今日刚刚正式开府,一切都要谨言慎行,切不可行差就错,落人口实。”
李恪失望的说道:“难道两位也不相信本王所言?”
&n
第八十六章:蝗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