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我不管怎么样。半个月之内至少要凑够十万石粮食,而且这批粮食必须要从外地购买。”
蜀王府中,李恪对着七嘴八舌的众人说道。
“阿恪,好端端的,你要买那么多粮食干嘛?”
说话的是李景恒,他并不知道将要发生蝗灾之事。实际上,除了岑文本与权万纪二人,李恪的这些兄弟中,只有秦怀玉知道此事。
毕竟这件事,朝廷并不打算声张出去。李恪的书信和李淳风的奏疏已经上去三日了,迟迟不见李世民有任何动作,朝廷上也没有听到有关于蝗灾爆发的任何消息。
这就说明李世民不管信不信,都不打算把消息提前放出去。因为谁也无法对没有发生的事打包票。
李恪自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出这么一个惊天巨雷。
李恪说道:“这个你们不要管,是兄弟的,就信我
程处默说道:“虽然咱也不知道阿恪你要那么多粮食干嘛,但俺支持你。等回去之后,就让俺娘给清河老家去书信,让舅舅们想办法筹粮。”
张大象说道:“可十万石不是个小数目,为何不在关中筹措。而是要在扬州与益州两地购买呢?”
尉迟宝林说道:“是啊,阿恪。扬州和益州,路途遥远,十万石粮食要想在半月之内,运回长安,谈何容易。”
李恪说道:“我叫你们来,不是要问你们行不行的。而是让你们帮我想想怎么才能做到。关中的粮食一颗都不能动,必须从扬州,益州两地购买,这事没商量。”
岑文本笑了笑,他懂得了李恪的心思。如李恪所言,关中之地将要爆发蝗灾,势必需要大量粮食赈灾。如果从当地购粮,岂非釜底抽薪。况且扬益二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粮食价格又便宜,从南方运粮,是再好不过的了。
岑文本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扬州和益州物产丰富,粮食价格便宜。不用担心价格问题。”
秦怀玉说道:“可扬州远在千里之外,益州更是在蜀中。路途遥远,马拉人扛的,何时才能把这十万石粮食运回来。”
李恪说道:“这就是我找你们帮忙的原因了。弟兄们都想想办法。”
李崇义说道:“依我看,莫不如走水路。用大船运送粮食,一次便可运完。”
张大象说道:“你话说得那么轻巧,短时间内,咱们从哪里搞来那么多船。”
李崇义笑道:“难道你忘了,咱家老爷子以前水战出身,如今虽然人不在军中,但我相信,只要他老爷子出马,从军中借来几艘大船,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恪兴奋道:“走水路确实是个好办法,从洛阳板渚进大运河,顺流而下,一路向东直达扬州,一路入长江,向西到益州。半月之内,必定可以把粮食准时运送过来。”
李崇义说道:“一会儿,我就去找父王他老人家。请他帮忙。”
李恪笑道:“崇义哥哥,我和一起去拜访伯父。差点忘了,伯父他老人家当年征讨江南之事了。水战,他可是行家。搞几条船,应该没问题。”
李恪说道:“兄弟们,要切记咱们买粮食这事不可声张出去,要是粮商借机抬价,那就得不偿失了。等我和崇义哥哥去河间王府之后,再做商议。”
程处默说道:“阿恪,你放心。咱们兄弟绝对守口如瓶。”
李恪略微思索说道:“处默,我看买粮之事,就不要麻烦你娘家舅舅了。要是能借到大船,就从南方运粮。”
程处默说道:“我舅舅他们是清河崔氏,是世家大族,搞点粮食还不是小事一桩,,,”
李恪说道:“听我的,就从扬州,益州运粮,别处不做考虑。记住了,不要把买粮之事告诉你娘,更不能让你舅舅他们知道。”
程处默说道:“好吧,那我们就在王府听你消息。你和崇义快去快回。”
河间王府中,李孝恭正在花园之中舞剑。李恪与李崇义哥俩傻乎乎的站在身后
第八十八章:购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