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关中大灾[1/2页]

大唐雄魂 楼兰夜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将军您怎么样了,不能再赶路了,您的身体是万万不可再舟车劳顿了。”
      “不行,老夫就是死也要把粮食运到长安,否则老夫无颜面见蜀王殿下,十万石粮食,如今只剩六成,老夫真是愧对殿下信任。”
      程处默灰头土脸的劝说屈突通留下,其他人负责护送粮食,可深感自责的屈突通又怎能放心的下。
      屈突通老泪纵横的躺在马车上说道:“此去长安,一路上不知又有多少盗贼,我怎能放心的下啊。”
      程处默握着他的手说道:“大将军,您且返回洛阳养病,护送粮食的事,有我们呢。”
      屈突通问道:“劫持粮食的是何人?”
      程处默说道:“那人口称是二贤庄的单怀亮,江湖上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一号人物了,您老见多识广,知道二贤庄这个地方吗?”
      屈突通大惊道:“原来是他的后人,他还有后人在世上。”
      李崇义说道:“大将军,您是不是知道什么?他究竟是什么人?”
      屈突通说道:“难道你们的父亲没跟你提起过二贤庄这个地方吗?”
      程处默说道:“老爹他从来没提过这个地方,怎么了?”
      屈突通说道:“也难怪你父亲没告诉你们,都是当年的生死弟兄,想必他们也不愿回忆当年之事。处默,回长安之后,告诉老程他们,二贤庄还有后人。”
      程处默说道:“我会的。”
      “他一定会报仇的,一定会的。”情绪激动的屈突通喃喃说道。
      程处默说道:“快护送大将军回洛阳。”
      临行之前,屈突通还在交代程处默,让他父亲等人派人劝降单怀亮,如劝降不成,即刻派大兵围剿,切不可心慈手软,养虎为患,否则后悔莫及。
      送走屈突通之后,众人继续赶路。一路上程处默都在想屈突通话中的意思。
      “这个二贤庄到底是什么地方,屈突通将军,为何如此紧张?跟父亲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单怀亮究竟是谁的后人?”
      “算了,眼下还是护送粮食要紧,等回了长安,就清楚了。想来,阿恪已经等的着急了吧。”
      而李恪刚刚结束了禁足,火急火燎的上朝去了。因为“蝗灾”还是爆发了。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周至,蓝田,乾县,户县,高陵,礼泉,兴平,武功,兴平,咸阳,临潼,泾阳,三原等地,全部受灾。
      蝗虫从芦苇滩,河池,蜂蛹而起,遮天蔽日,禾苗为之一空,人畜不得而行。这是大唐立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灾害。
      它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提前知晓此事的李恪,听完杜如晦的奏报之后,也是面如土色。
      李世民说道:“传命下去,各地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太仓、含嘉仓、永丰仓、太原仓、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的粮食也全部运送至受灾周县,不得有误!”
      长孙无忌说道:“启禀陛下,眼下只有京师太仓,太原仓装满粟米,其他各仓尚未充实。实在是杯水车薪。”
      李世民问道:“怎么会这样?朕早就命各仓收粮,为何只有太仓与永平仓有粮?其他粮仓呢?”
      长孙无忌回道:“贞观元年,河南道大旱,江南道有水灾,陇右又有羌人叛乱,今年开春,右卫大将军柴绍又出兵平定朔方。哪一项都需要大批粮食。这两年年景又不好,粮食歉收。蝗灾来的又如此突然,臣实在是力有不逮。请陛下治臣之罪。”
      魏徵说道:“哼,长孙无忌枉为户部尚书,杜如晦身为吏部尚书,房玄龄为尚书仆射,对蝗灾之事,却一无所知,臣魏徵弹劾三人失职之罪。”
      李世民说道:“罢了罢了,眼下不是治罪的时候。如何治理蝗灾才是大事。众卿说说,该如何治理蝗灾?”
      房玄龄说道:“眼下最重要的是筹粮,关中各地如今是饿殍遍地,要尽快运粮才是,陛下可从太原,洛阳等地调运粮食才是。”
      魏徵说道:“眼下灾情如火,只怕房大人的粮食还没运来,人都要饿死了。”
      李世民说道:“从太原,洛阳运粮眼下是来不及了。命尉迟敬德从陇右右武卫军中调拨部分军粮,用以赈灾。”
   

第九十九章:关中大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