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李恪心里乐道:“这张斌不错,我没告诉他计划,他居然能顺着我话里的意思,把事给办了,还把责任揽过去了。嗯,不错,是个值得培养的干吏。”
张行谦也明白李恪的意思,带头说道:“张大人,不必如此,俺老张这就从府中把粮食运来,供大人与王爷赈灾之用。至于药品,老孙,你们家不是做药材生意的吗?把你们家的药品也都运过来。”
老孙头苦笑道:“这…小民家做的是小本生意,要是把药品都运来,只怕,,,只怕,,,”
张行谦怒骂道:“只怕什么,,,难道你不愿替王爷分忧。”
老孙头连忙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就在老孙头犹豫不决之时,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
“小女子苏清愿为殿下分忧,我酒馆之中所藏酿酒之粮全部献上,除此之外,小女子还愿奉上三万贯,以备殿下赈灾之用。”
说话的人正是苏清,一向蕙质兰心的她,此时也在尽力配合李恪表演。
张斌说道:“苏姑娘,您初来乍到,酒楼刚刚开业不久,还是尽力而为才是。”
苏清浅笑道:“小女子虽是一介女流之辈,但也懂得有国才有家。如今关中灾民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小女子身为唐人,自当义不容辞。”
李恪大喜道:“说的好,苏姑娘,本王在此谢过了。来人啊,取笔墨纸砚来。本王有礼相赠。”
苏清说道:“殿下说的哪里话,这是小女子应做之事,何必有劳殿下赏赐墨宝。”
李恪笑道:“唉,姑娘此言差矣,救万民于水火的大义之事,自当需要褒奖。”
李恪在桌案之上,手书“忠义之家”,并且当众赏赐给了苏清,并且告诉苏清,上面有自己的私人印章,今后在关中各地,如有难处,可凭此书,必定无虞。
苏清双手捧过墨宝,显示给众人观看。这些地主老财们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盯着这件墨宝。
有此凭证,苏清的生意在关中,各地官员都要给几分薄面。
打感情牌,远远不如这实际的东西来的重要。这一群老泥鳅们,自然明白这墨宝的实际意义。
苏清说道:“小女子一点心意,实在是微不足道。各位前辈都是周至本地之人,还望各位伸出援手,救救百姓。蜀王仁义,必不忘各位大恩。”
张行谦说道:“他奶奶的,如今殿下是给足了咱们脸面,咱们要是再推三阻四,就是不给殿下面子。难道咱们还不如苏清姑娘,这一女流之辈吗?老孙,你他娘的以后也不要在关中一带混了,老子不认识你这路小肚鸡肠的人。”
“我李大麻子也捐,身为唐人,义不容辞。”
“还有我,我孙家绸缎铺愿捐三万贯。”
“还有我,,,我也捐。”
此时的老孙头面如筛糠,跪倒在地说道:“殿下,老朽一时糊涂,还望殿下恕罪。我捐,我把所有的药品,钱财都捐出来,还望殿下给条活路啊…”
李恪亲自扶起老孙头笑道:“孙员外严重了,列位,还是尽力而为,不可勉强,小王在此谢过各位了。”
李掌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殿下,老朽也想请殿下赐一副墨宝,早晚观瞻,不知殿下,,,哦,您放心。我李家粮店愿出粮食五千石,钱五万贯,以解殿下燃眉之急。”
李恪大笑道:“哈哈,好说,好说,各位都有,大家不要着急。有愿意捐助钱粮药品的,先去张大人那里登记。至于墨宝,一人一幅…”
李掌柜激动的说道:“哎呀,这可太好了。快,这就派人去把东西原来,可不敢耽误殿下大事。”
李恪大喜,总算解决了粮食这一难题。原来演戏这么有用,看来要常演。
坐在一旁看着李恪表演的秦怀玉等人,也不由的佩服李恪的演技。
秦怀玉偷偷冲着李恪竖起了大拇指,李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想到此时众人还没离去,只好捂住嘴巴,抑制住心中的快意。
“娘的,宰猪的感觉真是太痛快了。哈哈哈…”
第一百零九章:“杀猪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