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一穷二白的家底[2/2页]

大唐雄魂 楼兰夜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要看李恪态度坚决,秦怀玉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好随他了。
      李恪这边愁眉不展,李世民这边同样不好过。
      一个关中之地就让李恪焦头烂额了,而整个大唐早已是千疮百孔,完全就是个烂摊子。
      尤其是听到魏征这个“老毒舌”在喋喋不休的报告大唐的经济情况,更是让李世民揪心不已。
      “大业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垦田五千五百八十五万四千四十一顷。”
      “贞观元年,夏,山东诸州大旱,令所在赈恤,无出今年租赋,八月,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
      “河南,河北大霜,人饥…”
      听到魏征的汇报,李世民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想不到国家凋敝竟致如此。
      魏征又言道:“前隋鼎盛之时有户八百九十万户,而我大唐如今,,,”
      李世民低沉着声音说道:“长孙无忌,我大唐如今还有多少户?”
      长孙无忌闻言道:“自去岁蜀王殿下提议流民屯田之法,户部便开始清查天下人口户籍,未得祥尽,约有二百余万户,其逃亡,隐匿之民,不在此列之中,但其总数绝不超三百万。”
      李世民又道:“房杜二卿,各地仓廪所留粮食又为几何?”
      房玄龄说道:“恐怕不会有多少粮食了,我大唐如今是真的一穷二白了。”
      李世民又问道:“前几日,朕在大殿之上问过卿等,卿等所言,尚有几仓扔装有粟米,怎么今日就一粒不剩了。”
      李世民的话中,明显带了些许怒气。
      杜如晦接过话说道:“倒也不是一粒不剩,永丰,永平二仓倒是有还有粟米,不过回洛,洛口,黎阳等仓,已是空空如也了。”
      李世民扔掉奏疏,疾声质问道:“这便是尔等所言,朕只想知道关中蝗灾所需之物,准备完足否?我大唐灾民救否?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朕,如何看待而等。”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只好口称:“臣等有罪,惶恐之极。”
      李世民接着说道:“当日蜀王曾在益州,扬州购粮,尔等便以强买强卖为借口阻挠,如今看来,倒还真是蜀王有先见之明。尔等莫不是尸位素餐之徒?”
      “蝗蝻生发之时,为何不见各州府县所报?是渎职还是别有所图?蝗蝻首发之地为何处,其官长何人?如何治理?”
      面对李世民连珠炮般的质问,群臣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而就在此时,有一人出班言道:“回禀陛下,此次蝗灾乃是天灾,非人力所能预料也。陛下何须动怒,况我大唐百废待兴,仓廪空虚也是自然。况天降蝗灾,恐非吉兆,陛下何不焚表祭天,以示陛下敬天爱民之举?如此,我大唐必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李世民目露精光望向此人,心中暗道:这“老狐狸”,不是借故年老体衰,休病假去了吗?今日怎会在这朝会之上?

第110章 一穷二白的家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