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章 乡试(二)[2/2页]

寒门村夫 凡与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试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试卷是不能被雨水浸湿的,也不能有任何的损坏,要不然就会被当作违规试卷处理了。
      在自己的号舍里站定,望着右边头顶那个不大不小的窟窿,谢启有些无奈的苦笑一番。
      躲过了“底号”躲过了“小号”还是没有躲过“席号”。
      “底号”就是每一排号舍处的末尾,也就是挨着旱厕的位置。
      而“小号”则是偷工减料的号舍,考生根本没有办法在这号舍里躺平,只能蜷缩着度过这三天。
      叹了口气,谢启开始安慰起自己来,席号就席号吧,好歹比底号和小号好。
      只是希望他的点子不要这么背,遇上下雨天。
      随后谢启就放下了手中的考篮,开始动手收拾自己的号舍。
      仔细的清理了号舍的蜘蛛网和灰尘一番后,谢启才将考篮中的东西拿了出来,放在了号板之上。
      待归置好这一切,谢启就开始睡下了。
      乡试一共要考三场,今天只是进场,而明天的凌晨才开始考试,后天才能交卷出场。
      相当于谢启这场考试需要在号舍里待上三天两晚,三场考试一起下来的话,就需要在号舍里待上九天六夜了。
      考试期间是不能离开号舍的,就连上茅厕都有官差跟着,以免考生作弊。
      交完了卷考生方可在周围活动一小会儿。
      一夜无话,谢启一觉直接睡到了凌晨,在官兵们派发试卷的脚步声中醒了过来。
      这第一场考试,考的是《四书》义,经义。
      官差们将试卷和草稿纸,以及三支蜡烛交到了谢启的手中后,才继续往下一个号舍中走去。
      号舍外是有火把的,但号舍内却是十分模糊,谢启第一时间先是将发下来的蜡烛给点亮了。
      随后才在烛光中开始审起了题。
      这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也就是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挑选三本为题考校考生。
      外加一首五言八韵诗,经义四首,这就是第一场考试的所有内容。
      其中经义题需要书写三百字以上,而三道四书题每道则是要书写两百字以上。
      答题时,除了对内容有要求外,在形式上还有许多的规定。
      凡涉及当朝名称及尊长时要提格或者提行书写。
      而且还不可以出现越幅,曳白及涂改太甚等现象。严重者还不能参加后面的考试。
      看了看试卷上的内容,谢启不由得轻舒了一口气,虽然题多,试卷多,但是内容他还是十分有把握的。
      将所有的试卷审完之后,谢启才拿出第一张试卷,随后将其他试卷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以免不小心弄脏试卷。
      收好了试卷后,谢启先是倒了一点清水磨起了墨。将墨磨好之后,谢启拿出了官差发放的草稿纸。
      稍加思索后他才开始提笔在草稿纸上书写下了第一题经义题
      经义是谢启最擅长的,所以他先是将所有的经义题写出来之后,才思索起了五言八韵诗。
      这五言八韵诗要求谢启作一首关于月夜的诗,思索了半晌之后,谢启才打下了草稿。

第86章 乡试(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