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舞台上,孟子旭的眼角也有些晶莹,但他的嘴角却带着笑意。
      他已经忽视了周遭的环境,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回忆里。
      “一个沙坑一个秋千俺就能玩上一天,”
      “饿了爬到树上摘点槐花吃点榆钱,”
      “马泡有多香,桑葚有多甜,”
      “溜溜??架戏台,”
      “再抓把黑添添,”
      “谁捅了马蜂窝谁被蛰哩疙瘩多,”
      “谁晚上尿了床白天就得少玩火,”
      “谁骑着大梁自行车,扎过麦秸垛,”
      “谁哩作业最多谁就捞不着一起唱儿歌,”
      听着歌词中描绘的情景,看着后方大屏幕中的老照片,观众们也都像是被带回了当年。
      这首歌的歌词没有任何花哨的设计,没有炫酷的词汇,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平铺直叙的描绘。
      但歌词中描绘的所有场景,所有细节,都是很多人到中年的观众共同的童年回忆。
      “这歌词简直绝了!这唱的完全就是我小时候的事儿啊!”
      “我小时候就在农村,那时候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挨过不少揍,但也真好玩啊!”
      “太怀念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学骑自行车,就是用大梁自行车学的,那时候我还骑不上去,只能从下面掏。”
      “我真烧过我家的麦秸垛…”
      现场的中年观众们也都在和身旁的人小声的聊着以往,即便是互不相识,但在这样的情境中,大家却像是一起经历过童年的老朋友一样,亲近无比。
      舞台上,孟子旭扬起了声音,歌声仿佛穿透了多年的时光,带着观众一起回到了儿时的青葱岁月。
      “机器灵!砍菜刀!恁那边哩紧俺挑!”
      “挑谁吧?挑!”
      “挑的那个人已经回家了,”
      “机器灵!砍菜刀!恁那边哩紧俺挑!”
      “挑谁吧?挑!”
      “挑的那个人已经回家了,”
      ……
      孟子旭一个人唱了第一段,在唱第二段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现场的中年观众跟着他一起唱了起来。
      中原地区的观众都知道,机器灵砍菜刀是当年在中原地区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很多70后,80后,乃至90初期的观众当年都玩过。
      这种游戏是把一起玩的小伙伴分成两拨,一拨人开始唱:“机器铃,砍菜刀,恁那边嘞紧俺挑,挑谁?挑老包。老包不要你,回来枪毙你。挑谁谁谁!”
      唱完以后,被点名的这个孩子就要冲向对面手拉手的人墙,如果冲开了,就拉一个人回自己那边,如果冲不过去,就变成对方的人了。
      这种游戏在中原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有的地方叫做“集体令,砍柴刀”,或者“紫金翎,抗大刀”。
      有的地方是喊“洋车子,一条腿,你那边的该也挥”。
      还有的地方会喊“小白鸡,刨草垛,恁那头里来一个”。
      虽然叫法不同,但玩的方式和规则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孟子旭唱起歌谣的时候,很多中原地区的观众就都恍然大悟,明白了这首歌为什么叫《机器灵砍菜刀》了。
      霎时间,直播间里弹幕纷飞。
      “原来是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过!”
      “卧槽!我起鸡皮疙瘩了!太有感觉了!”
      “泪目,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
      “这是俺庄上的玩法,俺今年二十四,俺也玩过!”
      “天呐!回忆简直拉满了!”
      随着弹幕的纷飞

第114章 沉默的大多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