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府与通判一样,先是简单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然后谈及自己去河湾村的原因。
      “臣有一嫡孙,家人皆对其寄予厚望,臣亦然。程大人乃举世皆闻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大儒,致仕回乡,臣想让嫡孙拜程大儒为师。”
      “然,程大人数次婉拒,凡府城上门求拜师者,无一成功。后,臣听人所言,程大人收村中二子为徒。”
      程大人,程明达?收了两个村中孩子为徒?
      皇帝心中震惊,脸上的怒火也变成了惊愕。
      程明达师从名师大儒,惊艳才绝且能力出众,除了担任翰林编修、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外,还曾担任太子太师等官职,是享誉朝内外的大儒。
      他的嫡长子被封为太子,他自然要给自己的儿子找来最好的老师。程明达就是他找来的老师之一。
      然而,他的嫡长子因病逝世,太子去世后,悉心教导太子的程明达告老还乡。
      他未曾批下,留程明达继续在朝中任职。而程明达任职三四年以后,年纪渐大,多次告老还乡。
      他虽不舍得这等人才离开,但到底不能让大臣累死在朝中,只能赐下各种赏赐,放人离开。
      世人想拜程大儒为师不稀奇。
      但程明达放着那么多聪慧有基础的孩子不要,选了两个乡野村中的孩子收为徒弟,着实让人不解。
      皇帝心中奇怪,终于静下心往下读。
      “臣与家人皆难以置信,臣子带嫡孙至河湾村,听村人所言,程夫子果然在此收二徒。
      不怕圣人笑话,臣的嫡孙,虽不敢言其读书的天分资质过人,但臣与家人自认孩子当比村中孩童强。
      程大人拒收臣孙,反收村人之子,臣孙心生不服,与其比试。”
      读到这里,皇上来了兴趣。哦?一个知府的孙子,自小受到精心培养,竟然赢了程夫子的徒弟吧?
      “臣家眷与嫡孙皆觉必赢无疑。然,三人同台比试,臣孙惨败,成绩垫底。”
      怎么可能?皇帝神色微怔。
      一名朝廷要员精心培养的孩子,怎么可能比不过乡野间的孩子呢?
      即便程明达收其为徒,短短的时间内,又怎么可能比得上宁知府数年精心培养的孩子呢?
      他迫不及待的往下一瞧,发现宁知府直接把这一段略过了,直接说起,自己的儿子与孙子去了河湾村之后的变化。
      皇上心中不满。这个宁知府,既然写了,为何不把事情写全?
      究竟比试了什么?为何输了?这种重点,怎能一笔带过?
      他犹如看话本,看到激动处,发现话本被撕了一页一样着急不满,偏偏一时半刻之间,又无从寻找那丢失的一页,只好耐着性子往后读。
      “臣只闻玩物丧志,未曾听过玩物好学。然,臣孙为了解谜,废寝忘食地读书,不断找人请教,即便未学的内容,也能背的滚瓜烂熟。”
      “解开谜底后,他拿谜面来考家人。臣惭愧,耗时三日

第294章 知府又没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