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将那些补品拿到柜子上收了起来,再回来的时候,薛翠云依旧没有走,而是坐在丁青遥的身旁,看着她。
素心虽然知道薛翠云是一个拜高踩低的人,但此时她也害怕薛翠云会对丁青遥有什么不利,忙走过来笑了笑说道:“薛姑姑,怎么好劳烦你来照顾青遥呢?”
说完,素心忙看了看睡在床上的丁青遥,见她没事儿这才放下心来。
薛翠云此时也感觉到了素心对她怀有敌意,倒是也没有多做计较,此时不是争一时长短的时候,如今刘康和丁青遥之间还说不清楚,薛翠云还得防着他们,更不能让丁青遥对豫章苑离了心,便站起身来笑了笑告辞道:“好了,我也没什么事了,就先走了,若是丁姑娘情况不好,尽管到临江阁来找我。”
说完,薛翠云便趋步朝着门外走去,素心见状,也忙跟了上去,笑道:“薛姑姑慢走。”说完,素心冷冷的看了一眼已经走远的薛翠云,转身进来了。
而走出萍水阁的薛翠云却看见地上还扔着那些补品,觉得放在这样的地方也不是很好,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这边,薛翠云忙拾起地上的补品快步离去。
天色渐晚,宫里只要一入夜,便会格外的凄凉与寂静,刘康看了看天空中慢慢出现的点点繁星,心中思绪万千,好不容易慢慢的走回观梦阁,杨宫人却因为许久没有看见他,站在宫门口等待,看见刘康慢慢的走了过来,杨宫人忙迎上前去,笑了笑说道:“殿下怎么去的那样久?丁姑娘的情况是不是很不好啊?”
刘康无力的摆了摆手,什么也没有说,便趋步回到了屋内,杨宫人看见他这幅模样,觉得甚为奇怪,忙对着站在院落中的黄景说道:“你进去看看二殿下,今天他去看丁姑娘回来之后就成了这个样子,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黄景低了低头,看了一眼刘康的背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定是在丁姑娘处受了什么气吧,我这就去看看。”说完,黄景便趋步走了进去,屋内只点了一支蜡烛,显得有些昏黄,刘康便坐在那一点儿烛火下面,手握着一卷书,似乎是在仔细的研读。
黄景素来知道刘康的性子,也没有开门见山直接门询问,而是轻轻的笑了一声,看着屋内昏黄的光芒说道:“殿下怎么不多点几盏灯,伤着眼睛可如何是好?”说完,便拿起火折子想要为刘康多点几盏灯。
刘康看见黄景要点灯,心里却极为喜欢这样昏暗的环境,忙制止道:“不用了,就这样挺好的。”
说完,便又低头去看手中的书卷,黄景知道刘康心情不好,便没有多做坚持,轻笑了一声跪坐在刘康的对面,看清楚刘康手中拿的是什么书之后,笑了笑说道:“殿下,这《诗经》您也读过好多次了,自从启蒙的时候,您就开始读了,怎么现在还在读?”
刘康心烦意乱,虽说手中拿着的是《诗经》,却也没有心思仔细研读,脑海中全部想着的是丁青遥的事情。
想起那日在上林苑,斟茶谈心,刘康的心中就一阵的烦乱,此时想起,依旧觉得那些话十分刺耳,亦觉得十分愤怒,难道丁青遥真的就不顾他们之间的情分,害怕他成为刘骜帝王之路的绊脚石吗?
想到这里,刘康的心中就不由的一阵伤心,黄景见刘康半天都没有说话,看了一眼他手中的《诗经》,才发现,刘康翻到的是《子衿》那一篇,笑了笑说道:“殿下,您还在读这一篇?”
听见黄景叫他,刘康这才回过了神,淡淡地瞥了一眼手中的《诗经》,将书册合了起来,笑了笑掩盖住心里不痛快的情绪说道:“这书就应该读万遍,每一遍的意思会因为读书时的心境不同,也会不同。”
说完,刘康将《诗经》合了起来,放在一旁,拿起了一本《战国策》看了起来,黄景虽然知道刘康心中有事儿,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刘康从来不会将这些事情说给他听,便叹了一口气,悄悄的退了出来。
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刘康都坐在窗下钻研苦读,烛光将他的身影投在轩窗之上,平日里都显得十分的挺拔,今日,竟有种说不出来的萧索,杨宫人看见黄景从里面出来,忙担心的迎上去问道:“殿下怎么样了?”
黄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第一百九十八章 误会渐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