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金黄色的大殿上,刘?]微微的闭着眼睛,听着下面群臣争论不休,帽子上的一排珠玉,将他威仪的面容全部都隐藏了起来,看不出喜怒哀乐。
殿内却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一直在看着刘?],知道他为何心烦,众位大臣却因为一件小事而争论不休,突然,从外面传来一声弘恭尖细的唱诺声,里面争吵的大臣们这才停了下来。
“边关捷报到。”
刘?]闻言,蓦然的睁开了眼睛,边境的问题一直困扰了他多年,屡次派兵都不能解决,致支单于生性勇猛,搅扰大汉朝边关多年,这几乎是扎在大汉朝人民心上的一根刺,如果解决不了,边关的人民,将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之苦。
刘?]是一个仁和的皇帝,让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子民受如此的苦楚,他的心里也是十分的难受,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边关的情况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但刘?]还是心存希望,扬了扬手说道:“传。”
站在殿外的弘恭闻言,发出一声尖利的传叫声,立刻有一个穿着红衣软甲的士兵,身上背着一个竹简筒,见到刘?],那名士兵忙跪倒在大殿之上,将身上的竹签筒取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呈递在御前,条理清晰的说道:“陛下,致支单于已死,这是捷报,请陛下过目。”
听闻此言,刘?]心中大喜,忙站了起来,犹自有些不信的问道:“当真?弘恭,将那份捷报拿上来。”
弘恭闻言,忙跨步下去,从那名士兵的手中取到捷报,又弓着身子,恭恭敬敬地将那份捷报递到了刘?]的手中。
结果那份已经被黄沙侵蚀的斑驳不堪的竹筒,接过那个竹筒的时候,刘?]的双手几乎有些颤抖,但是他作为君王,断然不可将这样的心思表露出来,便淡淡的笑了笑,强装着镇定,将那份捷报打开来看。
上面的内容果然与那和士兵说的分毫不差,边关人民苦盼了多年的和平,终于要来到了!
致支单于生性好战,对大汉朝更是势在必得,常常搅扰的边关不宁,屠杀边关百姓,抢夺粮食,强占女人,更是常有的事情,如今,这一个扎在大汉王朝身上多年的刺被剔除了,刘?]心里怎么能不畅快。
“致支单于已死,边关人民再也不用饱受战争之苦了。”刘?]看完捷报之后,脸色中皆是藏匿不住的喜悦,群臣闻言,更是议论纷纷,喜不形色。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刘?]的气色乐在一日之间变得好多了,面色红润有光,大手一挥,尽显帝王之威严,“拿酒来。”
弘恭闻言,忙躬身下去,不一会儿便拿了一坛上好的酒上来,给刘?]满上一杯之后,才将那碗酒端到了刘?]的面前,刘?]端着那一碗酒香四溢的酒,慢慢的走出殿外,群臣见状,也紧紧相随。
“这第一杯酒,敬在沙场浴血奋战的将士,敬为大汉朝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说完,刘?]沉痛的将那一碗酒,高高的抛起,透明的酒液在天空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洒在地上。
聊以一杯薄酒,敬那些为了大汉朝统一而亡的沙场将士们。
群臣闻言,也纷纷跪下来,高声齐呼道:“恭祝陛下,统一千秋,万年延绵。”将近有数百人的声音在这未央宫里的上空久久回荡,气势磅礴。
刘?]也十分的高兴,当即下旨犒劳边疆将士。
饱受了数十年战争苦扰的大汉朝,终于迎来了安宁,大宛,乌孙等国,也终于止熄了战火,岁岁朝贡。
建昭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
这个消息在陈安成很快就蔓延了起来,人们所祈求的和平终于也到来了,宫外宫内一片安详之气,刘?]月早已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之脑后,身体越发的好了起来。
这也是傅瑶想要看到的,日日在刘?]的面前的转悠,希望能够重挽圣心,一层一层的珠帘挑起,里面,住了无数的帝王,傅瑶端着一杯刚刚熬好的人参乌骨鸡汤,轻盈的走进来。
刘?]正在处理政事,看见傅瑶来了,只是微微的抬了抬眼,“爱妃来了?”
傅瑶轻轻地走过来,将人参乌骨鸡汤放在刘?]的案几前,又慢慢的走到刘?
第二百六十章 边境安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