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卷 第455章 织造局[2/2页]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其为人低调,处事沉稳,跟文官们的关系也较为和谐,所以这些年来对于他的评价,朝堂上还是很高的。
      除了他,下面就是司礼监的几位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如今一共有三人,分别是何显、王勉和尤孝。
      何显已经有阵子没听说了,宫里传出消息,说这个人估计已经没了。
      具体原因,众人讳莫如深。
      王勉是目前在至正帝面前听用的。
      但熟悉内廷的都知道,这王勉跟掌印太监王吉并不是一路人,人也不机灵,所以并不受众人重视,但他如今控制着内操军,也算宫里第一梯队的人物。
      第三个人尤孝。
      这个就有点复杂了。
      此人是王吉的干儿子,但像王吉这样的大太监,干儿子干孙子一大堆,尤孝能上位,其实就是个黑手套。
      他帮着宫里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比如上次私盐之事。
      皇帝贩私盐,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但这种钱,至正帝想赚,又不想脏了手,这时候,尤孝的作用就来了。
      不过此人据说也不是什么聪明的人,办事还能,脑子不够用。
      除了司礼监的几位大?之外。
      下面就要说一说这位姚笛了。
      姚笛此人,也是王吉的干儿子。
      而且为人深沉,不喜多语,在江南织造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年。
      五年中,本职不用说,兢兢业业,宫里对他很是满意。
      其次,他跟文官相处得也很和谐。
      这种和谐不是聚在一起苟苟且且,而是经常会私人贴补一些贫民士子读书。
      在士林的口碑很不错。
      据说,王吉最中意的接班人,就是姚笛。
      那么,为什么姚笛这个江宁织造局的提督太监,会来到浙江呢。
      这话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沈宏去府衙找唐顺之,徐鹤便猜中了这次倭寇之事的七七八八。
      徐鹤跟唐顺之一商量,沈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引倭寇杀我百姓,这种事,岂能让他们如愿?
      于是,唐顺之便虚与逶迤,收下了沈宏递来的礼单,然后直接写信,并且附上礼单上的礼物,递送京师,交给王吉,请他呈送至正帝。
      唐顺之当时想直接将折子走正常流程。
      但被徐鹤劝住了。
      一是马上沈家就有动作,时间上来不及。
      若是礼物没能在沈家邀请众人之前,送到至正帝的案头。
      那将来事发,谁也说不清楚。
      人家沈家反咬一口,说你唐顺之投机,事情败露这才把礼物上交,那唐顺之百口莫辩。
      其次是沈家势大,若是走正常流程,不知道其中什么环节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徐鹤想了个辙,抠出礼单里的部分,送给王吉,然后请王吉转交奏折。
      唐顺之不是迂腐之人,最终从善如流。
      果然,王吉此人收礼是办事的,他果然将唐顺之的折子递了上去。
      没多久,至正帝召他入殿,全程并没有提及沈家的问题,反倒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各人都有想法,沈师傅的想法太多,且不去管他,叫你干儿子姚笛走一趟吧!”

第一卷 第455章 织造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