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卷 第614章八大罪,却两败俱伤[2/2页]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觉得,秦家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的时候,突然,至正帝下诏。
      吏部文选郎中万某、兵部武选郎中方某革职、永不叙用。
      李希颜,国家艰难之际,不知检点,奢靡滥觞,罚俸三个月。
      秦阙革职,秦砚罚俸一年。
      ……
      什么情况?
      朝堂上下目瞪口呆。
      要是按照王宗茂的弹劾,这些人死八次都够了。
      再不济,秦砚也得下台不是。
      就仅仅是罚俸?
      可让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至正帝又颁下谕旨,王宗茂夸大其词,诬诋辅臣,被降为平阳县丞。
      平阳那可是在浙江,现在妥妥的战区,从御史降为战区县丞,这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这还没完,王宗茂的父亲,广东布政使王桥夺职回乡,永不叙用。
      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御史弹劾秦砚,最后秦砚就是罚俸了事,御史自己被降为县丞,其父,一省首牧,竟然被罢官夺职,且永不叙用。
      就算是秦阙那个太仆寺的小官儿,皇帝也没提永不叙用啊。
      这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皇帝你说话不说话啊。
      当初是谁点拨我等弹劾首辅的?
      是谁说【且辅相之贤否,君子小人之情状,未易知也】的?
      渣男,说话不算话,你玩我们呐?
      相比于北京官场底层的小官儿摸不着头脑,大佬们掌握的信息多,看问题就清晰多了。
      “王桥是吴兴邦的人,他两是一科同年,而且王宗茂的弟弟还娶了次辅的外甥女!”谢鲲说出了不为人知的朝廷关系网!
      徐嵩道:“次辅虽然损失了麾下一员大将,但首辅那也不好过,郭珠这次进京,估计又是一场大狱!”
      徐鹤与徐嵩此刻都在庆幸,那日幸亏没有轻举妄动。
      现在看来,果然吴兴邦的一举一动全都在至正帝的监视之下。
      不然,至正帝不可能在已经想动秦砚的情况下,突然对次辅动手。
      这是在告诉吴兴邦,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那些花花肠子,怎么的?
      你拿我当刀呢?
      想戳谁就戳谁?
      王桥罢官就是个警告。
      估计吴兴邦此时已经吓死了。
      ……
      至正三十七年三月五日。
      丙辰科殿试终于到了午门外唱名张挂黄榜的日子。
      就在昨日,丙辰科的读卷官到御前磕头跪候。
      站在吴兴邦前面的内阁大学士、首辅秦砚以取定的第一甲三名试卷以次进读。
      听读完毕后,至正帝提笔亲定一甲的三人名次。
      不过,真正要皇帝亲笔写的并没有那么多字。
      至正帝只在状元策卷的右上角亲笔写下“第一甲第一名”六个朱字就算大功告成。
      这时,读卷官磕头谢恩。
      按照规矩,皇帝这时候应该赐宴,宴毕赐钞,然后读卷官退出,再拆二甲、三甲的试卷,将姓名填写在黄榜之上。

第一卷 第614章八大罪,却两败俱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