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卷土重来,出征倭寇之地[2/2页]

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时间过的好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这点人手,其实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对于想要将倭寇之地给全部攻击下来,他虽然有信心,却也不敢说能够做大万无一失!
     就算是真的给攻占下来了,占领的城池安防问题如何解决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不要留将士守护,防止反扑?
     留多少人合适呢?
     如此情况,真的是一个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情。
     留下的人少了,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占领城池的安全。
     留多了的话随着占领的城池越来越多,必定留下守城的将士也会更多。
     后续的进攻如何办?
     这尼玛不是妥妥的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吗?
     更重要的是战争将士们伤亡损耗的一个问题,要知道他们脱离本土作战,后续的兵员可是没有补充的。
     招揽倭寇之地的人自然是不现实。
     先不说别人不愿意帮他们,就算愿意他们又敢轻易相信,敢用别人吗?
     守城将士与伤亡的将士,两者的相加起来,其实已经算是让他们自断一臂,束手束脚了。
     如此情况,在之前第一次进攻倭寇之地的时候,朱允熥就明显的感觉到了。
     所以他才强烈要求朱元章废除海禁这一条律例,也是御书房内谈心他严肃告知朱元章的。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也就有了现在,捕捞的税收高于开荒税收那么多的原因所在。
     对于朱允熥来说,想要百分之百万无一失的将倭寇之地给攻占下来,必定要百姓参与其中才行。
     百姓跟着将士一起过去倭寇之地,名义上是打着开荒的幌子,说白了更多想的是让百姓后期帮着稳定局势。
     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起到补充兵员的效果。
     至于说百姓拒绝,这样的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
     大明的将士需要帮助,百姓们也不是傻子,他们敢踏上倭寇之地的底气,就是大明的将士。
     这些年袭击沿海之地的倭寇干下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还少吗?
     要是大明将士败了,被倭寇灭了,难道他们还能有好?
     再一个,要知道两族之间可是世仇啊!
     整不好根本不需要征召,百姓们踏上倭寇之地后,可能都会自发的帮忙抗击倭寇。
     如此情况之下的话,更加提升了一举占领倭寇之地全境的胜率。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倭寇只待攻下来之后,肯定不可能让其给全部荒凉在哪里。
     后期的耕地种植之类的也需要人手。
     要知道,朱允熥的行动可是要将倭寇之地给亡国灭种的。
     到了那个时候,倭寇之地的人口短缺的情况,肯定是必然的。
     肯定也需要大明的百姓过去填补这个档口的空缺。
     人性嘛!
     你要强行让别人过去,迁移离开本土之地,估摸着应该很多人不会愿意,更甚至有可能会激发民怨都有可能。
     但要是让这些人过去看道,倭寇之地能够有利可图,有钱可以赚,随着过去的人越来越多,就算其中有个十分之一的人在其安家。
     之后两地密切往来交易,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变得繁华起来。
     后面自然会有更多的人跟着过去。
     慢慢的倭寇之地人口短缺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同时也能够快速的同化倭寇之地,将其变为大明的疆土!
     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后期的倭寇之地入侵本体之事发生,就算后期真的分裂出去,打起仗来也不过是一家人打一家人。
     说白了肉还不是烂在锅里面。
     这样事情,朱允熥打心眼里还是能够接受的!
     与此同时,之前准备好配合百姓报名的窗口也一瞬间在登州城周边遍地开花。
     整个封地百姓,以及之前逃荒过来的灾民,一个个皆尽挤破头皮去报名参与。
     其积极性,可谓是空前绝后。
     朱允熥这边准备的船只搭在百姓的名额满员了,其中还有不少百姓没有报到名的,停留在报名之地久久不愿意离去。
     见此情形,朱允熥紧急再次出了一条命令。
     没有报名上名的百姓,可以自己建造船只跟随战舰一起,同时朱允熥还大气的将之前整理还的航线图,不要钱一般的免费送了出去。
     一时之间整个登州城内,那些没有拿到名额的百姓,只要有能力的人全都开始了造船行动。
     .....
     就这样,一晃二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
     朱允熥这边所有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所有将士与百姓有序的登上战船,以及那些自己造好船的百姓。
     一起踏上了漫漫征程,前往对岸的倭寇之地。
    喜欢。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卷土重来,出征倭寇之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