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三章 隗大人抬步辇的事迹,定会成为传世美谈![2/2页]

大秦: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载酒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变得瞠目结舌。
      四下里顿时充斥起咿呀赞叹的话语来,众人面色各异,暗自惊叹着。
      王绾……那可是位列九卿的治粟内史啊!
      庙堂之上的如此高官,居然对一个工籍的商贾如此谦卑恭敬?
      那个秦少侠到底是什么身份啊?
      太可怕了吧?
      连治粟内史都要对其这般行礼恭送?
      ……
      章台宫。
      嬴政正端坐在御座之上。
      殿内,几位寺人正跪拜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上奏着。
      “其禀陛下,论诗之事,的确是那将作少府隗状先提出来的,不过那滇国使团中却有能人,片刻工夫便作出一首。”
      嬴政捧着手中的竹简,正端详着滇国使团中人所写的诗句。
      作为气吞寰宇的大秦始皇帝,普天之下都近乎在嬴政的掌握之中,更何况是咸阳城里发生的事呢?
      嬴政本来并不在意王绾、隗状两人宴请各国使臣之事。
      毕竟西南夷的战事连连告捷,那群使臣不过是来乞降议和的罢了。
      可现在的嬴政却眉头紧皱,只因嬴政已经见识到了诗句中斐然的文采。
      “旭辉炯明,宏予孑子。旭辉蹈律,天斗循行……”
      嬴政口中念念有词,低声道:“此句写日月之光华灵秀照耀,其嘉祥蕴育贤圣之君。
      “日月各行其道而交替,星辰蹈矩循规而运行,此乃天行有常也。”
      嬴政一抬头,朝寺人问道:“滇国使团中果真有能人,此诗写得的确不错,颇有深意。
      “那隗状应付的诗写得如何?呈上来给朕看!”
      寺人们正跪拜在地,一闻声,当即叩了几个响头。
      “启,启禀陛下,隗大人没能写出诗来应对……”
      嬴政一听,顿时脸色一变。
      眉关紧锁之际,嬴政拂袖一拍御案,龙颜大怒,吼道:“什么?没写出来?
      “岂有此理!那么多的名籍经典,隗状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嬴政有些心急,赶紧追问道:“隗状无能,其他的那些官吏呢?一定有人能作出来吧?”
      “回,回陛下,也没有……赴宴的各位大人没有一位写出来的……”
      寺人叩拜在地,语调已经开始颤抖。
      嬴政立即虎目圆睁,盛怒之下,嬴政斥道:“混账!满朝秦吏,竟然都是些酒囊饭袋之辈!
      “连小小的西南蛮夷之国都应付不了,反倒让我大秦国威有失!”
      突然。
      嬴政忽而反应了过来,瞬间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他隗状能丢得起这个人,但是大秦的脸面不能丢!
      诗必须得作出来,而且还一定要比滇国的那首更加出彩!
      “快!速速去传少府章邯!命其带乐府令、乐府丞来见朕!”
      嬴政刚下旨,又改口道:“不!不必来见朕了,命其火速赶去王绾府上!无论用什么办法,就是绞尽脑汁也要解决此事!”
      秦朝时的乐府是主管音律、诗歌的官署,正是著名的汉乐府的前身。
      乐府负责采集、整理民间市井巷陌的歌谣和文人墨客的诗辞,再配上音律乐曲,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奏。
      而乐府正是少府的下级官署,乐府令、乐府丞也都是少府章邯的属官。
      眼下。
      嬴政想解决对诗的难题,自然得命少府章邯携乐府令丞前去。
      正当嬴政急不可耐之时。
      殿内的寺人颤巍巍道:“陛下息怒,陛下请息怒!
      “现在已经作出诗来了,先请陛下御览啊!”
      寺人说着便将竹简呈了上去。
      “嗯?”
      嬴政先是一愣,接过竹简便摊开查看起来。
      目光在竹片上扫视着,嬴政的表情也开始变得愈发舒缓。
      倏尔。
      “哈哈哈哈!”
      嬴政放声一笑,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脸上的阴云也已烟消云散。
      将竹简一合,嬴政龙颜大悦,喜道:“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好辞!真是首好辞啊!
      “这是出自何人之手?王绾?”

第九十三章 隗大人抬步辇的事迹,定会成为传世美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