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子昭少公子无关紧要?[1/2页]

大秦: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载酒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绾颤颤巍巍地直着身躯,小声谏言道:“陛下啊,当务之急是从各个郡县征召粮米,驰援受灾三郡啊!”
      嬴政有些愕然,也顾不得朝王绾发怒,急声问道:“王卿,你是治粟内史,现如今,国库中还有多少屯粮?你可清楚?”
      王绾当即叩首道:“回陛下,罪臣无能,所治国库现仅存屯粮二十万石,而且此屯粮原本是要发往上郡,供给直道修建的工程之用的!”
      嬴政一听这话,顿时犯了难。
      直道修建的工程,是关乎到大秦抵御北方匈奴的要务,事关生死存亡,一刻也耽搁不得!
      但是九江郡、会稽郡和长沙郡三郡的受灾百姓,个个可都是大秦的子民啊!岂能坐视他们活活饿死?
      “可否各地拨给半数?十万石拨给受灾三郡,十万石发往上郡用作工程劳工所耗?”嬴政急忙问道。
      王绾却叩首道:“回陛下,不可啊!二十万石发往上郡原本就有些不足,且这些粮草正是前几月所欠,上郡面临着长城和直道两处工程,皆是所耗甚重啊!”
      王绾转而又道:“若是全部发往受灾的三郡,则更为不妥……
      “陛下啊,受灾的饥民数以几十万计,区区粮米不足以支应啊!而且若是那些灾民得知了朝廷拨给的救济粮米已到,饥饿之下,难保这群荒民会做出何等祸事来!
      “与其拨给杯水车薪的救济粮,还会造成灾民生乱、淮汉震动!还不如暂不发救济粮,让灾民们始终保持着希望……如此才是安定之道啊陛下!”
      王绾身为大秦庙堂的老臣,处置这些突发的灾情已经是得心应手。
      其实老辣干练的王绾所说正是不假。
      灾民是极其容易发生大规模动乱的一群人,要想真正救济,必须拨给足够的救济粮,如若不然,哪怕是几百石粮米,都有可能刺激到这群灾民。
      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早就丧失了理智,为了一口粮米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若是朝廷拨给的救济粮不能让所有人得到救治,那无异于是促使灾民们发生动乱……
      与其这样,还倒真不如干脆暂不发救济粮,让灾民们始终保持期待和坚持下去的希望,等到朝廷筹集好了足够的救济粮,再行拨发。
      这个道理,嬴政的心里其实也如明镜一般。
      但是治粟内史王绾可以这么想这么说,大秦之主始皇帝嬴政却不能这么做……
      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可都是大秦的子民,作为这些子民的君父,嬴政此刻简直到了心如刀绞的地步!
      万般无奈之下,嬴政只觉得眼眶忽而有些湿润。
      内心同时一阵悲戚,嬴政哀叹一声,朝王绾拂袖道:“王卿,朕已了然,你且去召集列位臣工,商议应对三郡灾情的举措……
      “尽快定下来,朕要从淮汉各地筹集粮米发往九江、会稽和长沙三郡!”
      王绾闻声,当即跪地叩首,呼告道:“陛下英明!罪臣领旨!”
      等到王绾领命退下了章台殿后,嬴政才略微拂袖一拭,擦去了眼眶的泪痕。
      痛定思痛,嬴政深知为了大秦的子民们殚精竭虑、治国理政的责任,便继续批阅着奏章。
      没过多久。
      寺人吉寿端着一碗饭食,碎着步子走上了大殿。
      “陛下,到时辰了,用膳吧。”
      嬴政连头也未抬,依旧提笔勾画着,随口应道:“嗯,放这吧。”
      吉寿不敢多言,便往御案上一置,恭敬地候在一旁。
      嬴政低垂着眉眼仔细地端详着简牍,忽而一阵和煦的微风透过了轩窗。
      微风随之带来了一股扑鼻的香气。
      嬴政鼻息一嗅,诧异道:“嗯?这是什么味道?竟有如此之香?”
      一旁的吉寿闻声,嘴角悄悄地露出了一抹邪笑。
      “回陛下,正是此物的香气,这是子昭少公子专门孝敬陛下的。”
      吉寿说着又将那碗端起,恭敬

第一百三十六章 子昭少公子无关紧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