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4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页]

镇北王凌风 凌风凌小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付得起这些花费吗?
      “陛下,真要实施起来,会给朝廷和地方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赵南星略带忧虑说着。
      他是知晓陛下全部计划的,这部分支出可作为专项,由地方出六成,朝廷出四成。
      可实际情况是,现在国家并没有这么富裕,做这件事情很勉强。
      “没那么夸张。”
      关宁开口道:“官学一直都存在,都是现成的,无需重新修建,这就能省下很大一笔。”
      “还可以这样考虑,官绅一体纳粮已经正式推行开来,官府能征收起比原来更多的税,这部分用来办学,绰绰有余!”
      赵南星点头。
      显然陛下已经考虑到所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有解决办法。
      “关键就在于农村教育的普及!”
      关宁沉声道:“我们要进行的义务教育绝不能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这个问题臣早已考虑过,农村的条件确实不行,有的村只有几户人家,有的村偏远,是否可以考虑集中起来建学堂?”
      “可以。”
      关宁开口道:“你跟朕想到一块了,还可以考虑驻村教育,像那些童生,举人可由官府雇着去这些村子里,进行启蒙教育。”
      “这个好!”
      赵南星眼睛一亮。
      他自己就是科举出身,自然知晓实际情况。
      因为科举废除,推行新学,使得诸多童生,举人就此没了生计,他们也是闹腾最厉害的一批。
      若实行此法,便可一举多得。
      这些人自然教不了新学,但能教蒙学。
      “还有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大量款项流通,可能存在贪污问题,必须要加强监管,朕已经放出了话,可不想让人戳脊梁骨,必须要落到实处!”
      关宁低沉道:“这个过程会很难,但要不断改进,尽力做到完善,朝廷和地方官府也会有很大的财政压力,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教育是大计,不是短时间能显现出成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臣始终坚信这一点,从未动摇!”
      赵南星沉声说着。
      接连几天,都在对义务教育等各项事宜进行宣传。
      万事开头难!
      时代不同,信息流通不畅,仅是这一步就花费了极大精力。
      一项新政令必须要尽可能得做到推广,让百姓知晓,才能接受。
      随之地方上的新式学堂也相继开办,相应教授新学的老师也陆续到位。
      关宁早有此意,在新朝初建,改国子监为国学时,他就从中选出一批进行新学教授,三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学有所成,也将成为最好的老师。
      而当他公布出招收童生,举人等为蒙师时,原本就已经减弱的抵制之声更小了。
      矛盾永远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化解。
      原本会形成的巨大风波,就这样逐渐消无,至于其他影响,已经不重要了。
      又过了几天,大宁王朝第一所大学,也在多年后,被誉为帝国人才摇篮的江州大学成立了。
      关宁亲自到场题词,此事引起轰动,更有一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是,老学究黄信也来了,他愿赌服输,做了江州大学名誉校长,此举也让关宁推广新学更加顺畅。
      只是有一个问题,按照常规升学流程,还需要很久才能有一批生员,这时关宁又施了恩典……

第844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