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六十四节 省亲(1)[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些大地主当然不傻,也知道名声也重要。
      不能学齐鲁那些家伙,只顾着压榨百姓,最后把小命给搭进去。
      更何况,降租还能刷声望,得个好名声,有利于后代的前程,还能积阴德,受乡邻尊崇。
      这些人降租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得不跟着降。
      你不降租,佃户就可能要跑了。
      而且,那位蛊主薄,还拿着自己的关系,上报到了长安,将原先属于赵王的那十几万亩王田,变成了官田,然后用三成左右的租税,租给百姓耕种。
      这进一步导致了地主们不得不降租。
      老王算是现在邯郸郡里最后一批在顽抗的地主了。
      老王不是不知道,降租是大势所趋。
      他实在是心疼。
      一下子降两成田租,一年下来可是几十石粟米!
      他实在不乐意!
      “唉,要是当初张家那两小子我能稍微对他们好些就好了……”每每想及此事,老王就揪心一样的疼。
      老王有个妹夫,姓张,是邻村人。
      妹夫死的早,留下的两个孩子,就寄居在他家。
      本着别人家的孩子,就算累死也关我毛事的理念。
      当初老王对那两个孩子可以说是视若狗彘,呼来喝去,是常有的事情。
      结果,那两个小子一长大。
      老大立刻就报名去参军了。
      那个时候当兵不像现在,没有关系的小民去当兵,十之是给其他人当杂役的。
      在军队里,要受尽折辱,除非运气特别好,不然最终,只能是带着一身的伤病,孑然一身,回到老家,孤苦终生。
      但,哪成想,老大刚刚参军,当今天子就即位了。
      当今天子即位不久,朝鲜的卫家调皮,被天子按着一顿猛揍。
      然后,那个老大就被从邯郸郡的郡兵抽调去了新化城,成为了护濊军的成员。
      在那个时候,张家大郎无疑是倒霉催了的。
      大家都在说,恐怕过两年,就要埋骨那蛮荒之地。
      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可谁成想,张大郎非但没有饿死,冻死。
      反而,混的很好。
      前两年,来了书信,寄来了路费,将在邯郸城里厮混的二郎也招去了新化。
      这几年,老王就不断听说,新化的护濊军待遇怎么怎么好,哪怕是个卒子,也比他还富。
      也偶尔听说了,自己那两个外甥的消息。
      据说,都娶上细君,生下了孩子。
      而且,都不止娶一个细君,也不止一个孩子!
      这让老王常常长吁短叹。
      既后悔当年对他们太苛刻,不然现在就能抱大粗腿,又痛恨当年自己的态度有问题,不然此刻,恐怕张氏的那两个小子,也会安心的给自己种地,自己也不用这么辛苦,更不用头疼降租的问题了——假如那两个小子还在,就不需要租佃土地给别人了,两餐管饱,那两小子就得自己干活!
      正这样叹着气,犹豫着要不要答应降租。
      这时,远方的驰道上,忽然传来了唢呐声。
      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
      当头的是数匹高头大马。
      这些马,都极为熊俊,一看就是军队的战马。
      一面战旗,飘扬在空中。
      战旗上,一只巨熊仰天长啸,旗帜的左侧,一个大大的张字迎风飘舞。
      当头的骑士,身穿着汉室标准的骑兵作战戎装,骑着战马,缓缓前行开路。
      “是哪位大人物回乡了?”老王站起身来,凝视远方。
      一直在他身边的亭长也远眺那支队伍,辨认了一会战旗的颜色后,说道:“以熊为战旗,当今天下,只有三支部曲,而以站立姿态的巨熊为旗者,必为护濊军!”
      “三骑并行,这是护濊军的校尉归乡省亲的仪仗!”亭长羡慕的说道:“大丈夫当如是哉啊!”
      “我听说,护濊军现在的五校尉,仅有一人,是勋贵出身,余者皆寒门!”他颇为向往的道:“安东都督薄公,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一斑!”
      对出身寒门的人而言,薄世这样任用人才,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的上司,简直就是天使!
      老王却颇为好奇了。
      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护濊军的归乡省亲军官?”
      “很简单……”亭长笑道:“前日,上官发文了,说是近日会有一批护濊军的士卒和军官归乡省亲,其中,就有一位出身邯郸郡的校尉,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司马,都是护濊军的老卒!”
      “却是没想到,这位校尉居然还是俺的乡邻……”亭长砸吧了一下嘴巴说:“或许,我可能还认识他呢?”
      “姓张……”他沉吟片刻后道:“邻乡的乙水亭,不就是张为大姓吗?”
      说话间,那队伍已经越来越近。
      很快就抵达了东葛亭的路口。
      队伍正中的是两辆气派不凡的马车。
      这种马车,有四个轮子,用双马拉车,行进稳定,是近年来新兴的贵族用车。
      车上,装饰着象征着主人勇武和战功的刀枪剑戟的雕纹。
      出乎意料的,这个队伍在老王的土地面前,停了下来。
      然后,那两辆马车的车门打开。
      两位穿着甲胄,器宇轩昂,而且身材魁梧的军官,出现在了老王以及亭长眼前。
      “姨夫大人在上!”起先的那个军官携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娘的手,还拉着两三个小孩子,朝着老王微微颔首致意:“请恕小子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而在那军官之后的另外一人也含笑微微致意:“姨夫大人,别来无恙,小子未央有礼了!”
      老王目瞪口呆,双手都在不断的颤抖。
      “你们……你们……”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眼前的两个外甥,几乎让他认不出来了。
      他至今记得,当年,张起去投军时,仅仅是身高合格了——七尺!
      但身体却瘦弱不堪,风一吹就能吹倒。
      但眼前这个校尉,却是身高接近八尺,虎背熊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子让人心醉的男子汉气息。
      至于他身后的那个张未央,老王记得更清楚了。
      当时,他从邯郸启程时,浑身上下,衣衫褴褛,都饿了好几天了。
      但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子,却是含笑翩翩,有些贵族士大夫的风范。
      更别提,跟着这两个外甥一起给他行礼的人,都是些容貌秀丽,身材婀娜的小娘,而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的,还有几个扎着总角辫,好奇的窥视着这一切的小孩子。
      “姨夫大人,小子及未央,明日再来给您问安……”张起微微一笑,说道:“今日,我等还要归家,修葺租屋,祭祀亡父,告祭先祖,就暂别老大人了!”
      老王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他想起了当初自己是怎么对待这两兄弟的,老脸一红,有些局促的道:“应该的,应该的……”
      然后他又不由自主的舔着脸笑道:“你们父亲若是知道你们能有今日,怕是要含笑九泉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节 省亲(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