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见到宋家生意做得这么好,又听说豆芽菜竟卖到了五文钱一斤,王老栓算是彻底服了宋家。
      跟宋家人对上的时候,甚至忍不住低下了头去。
      回去路上,王老栓还忍不住跟儿子感叹了一番。
      觉得宋家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发达了。
      王大山只是听着,并没应话。
      “这阵,天也没那么热了。我准备稍后便出城,去城外的几座山上瞧瞧,看看能不能捡些干柴回来。咱自己家,现在也缺柴禾。”
      好在,刘家院子里,搭的厨房够大,且旁边还给配了个草棚子,可以给他们放柴禾。
      接下来,他们倒是不用愁,柴禾不好堆放的问题。
      “我跟你一起去!”王老栓立即道。
      既然都安顿下来了,便该跟儿子一起努力挣钱了。
      粮食这么贵,他们得抓紧时间多赚些钱才成。
      “算了。多一个人出城,入城费便得多一份。”
      “你把家里收拾好,去附近熟悉熟悉情况。”
      “明早咱再一起出城。到时候出了城,你晚上再回来。”王大山道。
      至于他,他估计得进出城好几趟。毕竟得卖柴禾。
      王老栓想了想,点了头。
      “好吧。”
      回到家后,王大山便推着板车出了门。
      出城之后,又跟着官道,去了最近的山林。
      然后二话没说,便开始忙活起来。
      这边山林里的柴禾,并没下水村山后头的多。
      但亏了旱灾的原故,山里的枯树不少。
      他拾柴打柴的,也没费多大工夫。
      王大山一人忙活,最终赶在天黑前,弄到了满满一大车柴禾。
      然后又赶在城门封闭前,回到了城内。
      因为时辰太晚了,王大山也没去卖柴禾,而是直接将柴禾推回了刘家。
      刘家人见状,纷纷称赞王大山有能耐。
      只出去了这么一阵,就弄回来了这么多柴禾。
      刘大婶询问王大山柴禾的卖价。
      得知柴禾现在竟然卖到了五文钱两捆,心头瞬间动了心思。
      大山这一车柴禾怕得有八捆柴,两捆卖五文,八捆就是二十文呢。
      要是全都能卖掉,挣的可不少。
      “中午跟晚上,亏了婶子您借柴禾给我家。”
      “这捆柴禾,算我们还您的。我给您送厨房去!”王大山说着,从板车上取下来一捆柴禾。
      然后,便往刘家厨房的方向走去。
      刘大婶一边说他太客气,一边又跟着笑眯眯的让他慢点。
      进了刘家厨房,王大山直接将柴禾放到了灶后。
      这才准备离开。
      谁料,却被刘大婶给叫住了。
      “大山啊,听我闺女说,你妹子说的,你现在,柴禾的生意做得不错?”
      王大山一愣。
      “婶子说笑了。我那,哪儿算什么生意啊?”应道。
      “嘿,咋不算了?”
      “听说就永安巷那边,找你定柴禾的人家,就不下十家。另外,你每次送柴禾来镇上卖,都卖得老快了!”
      “有这事儿吧?”刘大婶笑着瞅向了王大山。
      王大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
      “那是因为我跟我爹打的柴少,这才卖得快

229合伙卖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