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六三章 天赐大秦的长公子,捷报传回[2/2页]

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飞天杨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每一个骑兵皆是血战的精锐,胡服骑射掌握精髓。
      他们弯弓搭箭,迅速靠近着大秦。
      “风,风,风。”
      “大风。”
      在风喝之声下。
      军阵之中,无数弓箭手放箭,构成了狂暴暴雨的箭雨,向着赵军狂袭而下。
      一瞬间夺命无数。
      在大秦的箭矢下,似战场的主宰,一切都是黯然失色。
      双方大军就这样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骑兵对骑兵。
      步卒以
      杀戮喋血,疯狂的搏杀碰撞。
      整个天地似乎都被血色所笼罩。
      一切,都已经陷入了战争的阴云之中。
      不过。
      这一场战争显然就是一场赵军的必死之战。
      李牧不会降,他不死,赵边军也不会降。
      这一战。
      便是声名响彻天下李牧的谢幕之战。
      时间持续。
      两国大军每一刻每一息都有人倒下。
      鲜血染红了大地。
      而赵边军已经逐渐落入了大秦的包围之中,兵力锐减。
      “终于要结束了。”
      看着疯狂锐减的麾下大军,李牧惨笑了一声。
      随后转过头,看着赵嘉问道:“大王,可愿与臣杀敌,与国共存亡?”
      “寡人,自当相随。”
      “我大赵男儿,不畏死。”
      赵嘉目光仍然坚定。
      “那就上吧。”
      “杀。”
      李牧大喝一声,策马杀了出去。
      “大赵。”
      赵嘉低喝了一声,稚嫩脸上带着赴死之意,紧随着李牧杀了出去。
      大战持续。
      惨烈程度,比之函谷和安邑大营围剿廉颇的战局更加惨烈。
      这一场大战,持续了一天。
      战场中心。
      李牧和赵嘉已经被乱刃所杀,随着他们一死。
      残存的赵边军也没有了战意,纷纷弃械投降。
      大战。
      于此而定。
      “启禀三位上将军。”
      “李牧已死。”
      “新任赵王赵嘉已死。”
      战局定。
      许多浑身染血的锐士将李牧和赵嘉的尸体抬了过来。
      “李牧。”
      “是一个英豪。”
      “纵为敌人,也值得敬佩。”
      “这赵嘉虽年轻,倒是有几分血性。”
      “不像是他那父亲赵偃,破城之时,竟然弃城而逃。”
      看着两人的尸首,赵玄颇为感叹的道。
      “是啊。”
      “相对于其父赵偃,这赵嘉真的有几分秦赵男儿的血性。”
      “如若一开始就是这赵嘉为王,我大秦想要灭赵或许还有增添几分困难,没有如今这般简单。”王翦也赞同的说道。
      “厚葬吧。”
      赵玄沉声道。
      “诺。”
      众锐士齐声应道。
      将李牧和赵嘉的尸首带走了。
      “赵边军战力强大,此战我大秦虽胜,但伤亡不少。”桓漪则是神情沉重。
      “赵边军骑兵之利乃是赵国顶尖,若非赵玄所献的骑战至宝,我大秦付出的伤亡只怕更大。”
      “相对于灭赵的战果,一切都值得。”王翦则是比较沉稳。
      “你说什么?“
      “朝廷装备我大秦骑兵的至宝是赵玄所献?”
      王翦话一落,桓漪瞪大眼睛,万分惊讶的看着。
      有关于骑战至宝。
      只在于大秦骑兵之中知晓,哪怕是大战结束,死去战马上的马镫和马蹄铁都要拆卸,并且在军中严令任何人泄露有关于骑战至宝的消息。
      至于献上骑战至宝的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若非当日亲眼所见的王翦几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哪怕是桓漪也不知。
      “对了。”
      “此事大王曾下令,任何人不得外传。”
      “也难怪你不知道了。”王翦一拍额头,得意的一笑。
      也不知王翦是故意还是无意,又在老友面前装了一次。
      “赵将军,这骑战至宝真的是你所创?”
      桓漪转过头,震惊的看着赵玄问道。
      “机缘巧合。”
      赵玄笑着回道。
      “苍天,真的是赐给我大秦一个完美无缺的长公子啊。”
      “论能力,他统兵制敌,为大秦连灭三国皆有大功。”
      “论德行,他研制了止血散,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受益,战场负伤多了更多活命的机会。”
      “没想到他竟还造就了这骑兵至宝,让我大秦骑兵能够战胜赵国骑兵。”
      桓漪心底带着无尽震撼,看着赵玄的目光都是敬佩。
      “李牧死。”
      “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我大秦抗衡了。”
      “现在只需要将赵国疆域城邑夺下,赵国就将覆灭。”
      “我觉得,可以将战报呈奏咸阳,禀明大王了。”王翦笑着说道。
      “理该如此。”
      桓漪点了点头:“此战大胜关键在于赵将军统兵有方,更在于我大秦骑兵之力胜赵骑,首功当为赵将军。”
      “不错。”
      “此事理当详细呈奏大王。”王翦立刻点了点头。
      一旁的赵玄听到两人的话,也不由得心中感慨,相对于中原其他列国而言,朝堂争锋,军中争功,哪里如大秦军中这般融洽。
      燕国。
      蓟城。
      “启奏大王。”
      “刚刚接到了赵国的消息,李牧,兵败了。”
      “新任赵王嘉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赵国将亡。”
      燕国朝堂之上。
      一个燕国谍报的官吏神情凝重的禀告道。
      听到这个消息。
      坐在王位上的燕王喜神情一变,拳头紧握一刻,又松了开来,脸上涌现了一种复杂,甚至是担忧。
      赵国的廉颇陨了。
      如今李牧又阵亡了。
      除了一些分布在赵国城邑的残兵外,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秦国抗衡了。
      三晋,就要全部消亡了。
      唇亡齿寒。
      这对于他燕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此番秦国攻赵,齐楚两国都没有出兵驰援,唯独他燕国出兵了。
      这,或许已经入了秦王嬴政的心中了。
      “父王。”
      “秦国,嬴政狼子野心。”
      “唇亡齿寒,赵国将灭,只待嬴政灭赵,彻底掌控了赵境,必会再对列国出兵,而我燕国国力衰弱,秦国或许下一个就会对我大燕动兵。”
      “儿臣觉得。”
      “理当速速联合齐楚两国,共同发兵讨秦,趁着秦国在赵国根基未稳,趁着秦国战力还未恢复。”
      “我们绝对不能给秦国喘息的时间,否则后患无穷。”
      燕丹站起来,神情严肃的启奏道。
      此话一落。
      燕国朝堂上诸多朝臣的神情一变。
      “住口。”
      高位上的燕王脸色一变,对着燕丹呵斥道。
      余光则是在朝堂上扫视了一圈。
      “秦国攻赵,是因为昔日赵国何魏国联军犯境,从而让秦师出有名。”
      “由此之下,天下列国也不好出兵相助。”
      “如今秦国已经灭了赵国,断然不会再兴不义之兵。”
      燕王神情严肃的道。
      “父王。”
      “秦国攻韩难道是师出有名?”
      “他是暗中偷袭灭韩。”
      “嬴政狼子野心。”
      “天下皆知。”
      “千万不可给他喘息时间啊。”
      燕丹歇斯底里的说道。
      燕国之所以会出兵援赵,一切都是燕丹竭力促进,他恨嬴政,他不想让嬴政得意,但是最终,等他到了赵国边境后,迎接他的并不是来自赵国的战将,而是秦军。
      也正是为此。
      燕丹不敢再踏入赵境,也害怕是秦国的诈,在边境驻守了几天。
      但是。
      随着赵都被攻陷,赵偃被擒的消息传来,燕丹怕了,带着大军狼狈离开了。
      但是他不甘心。
      秦灭赵,必然是损失惨重,他知道绝对不能给秦国掌控赵境的机会,不能给喘息的机会,否则下一个就会轮到他燕国。
      “闭嘴。”
      看着燕丹还如此,燕王一脸铁青的怒斥道。
      “我燕国与秦交好,并无仇怨。”
      “而且此番我燕国虽然动兵,却没有踏足赵境,更没有与秦国交手,这算不上与秦为敌。”
      “于此。”
      “如若秦对我燕国动手,那就是师出无名。”
      “齐楚两国必然不会坐视。”
      燕王大声的说道。
      在位这么多年。
      让燕丹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这燕王喜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他哪里看不出如今赵国的情形。
      又哪里看不出秦国的狼子野心。
      但是。
      他知道在这朝堂上绝对是有着秦国的人,如果他表现出了对秦国的敌意,甚至于挑起对秦国动兵,或许就会被秦国抓住出兵有名的机会。
      所以他断然不能如此。
      故而如此慎重。
      反观燕丹。
      他的儿子。
      如此不知深浅,如此不知局势,竟然还叫嚣着要对秦动兵,他真的是失望透顶。
      燕丹一脸不甘心,又道:“父王”
      “寡人说了。”
      “闭嘴。”
      燕王喜眉头一皱,再次对着燕丹怒斥道。
      这一下。
      他是真的动了真怒了。
      看到自己父王如此怒火,燕丹也被吓得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一脸不甘的退了下去。
      “庆秦,剧辛。”
      “两位将军觉得我燕国该如何做?”
      燕王目光一转,看着武臣一列的两个臣子。
      这两人也是如今燕国掌军的上将军,不过相对于大秦的四个上将军,赵国的三个上将军,这燕国的则是华而不实,并没有那般具威望。
      “启奏大王。”
      “臣以为。”
      “当备重礼,向秦国致歉。”
      “言明此番我燕国出兵乃是尊盟约,而非要与秦为敌。”
      “以此,可打消秦王于我燕国的怒火,并且此事告天下人知,秦国也断然不敢无端对我大燕出兵。”
      “一旦秦冒大不韪,师出无名,齐楚两国也绝不会坐视,必会出兵相援。”
      “唇亡齿寒,齐楚两国绝对不是那般愚蠢。”
      庆秦站起来,恭敬的道。
      “秦国狼子野心,我大燕为何要向秦国道致歉??”
      “这是何等屈辱?”
      燕丹不甘的说道。
      “你再说多说一句。”
      “寡人就轰你出朝堂。”
      燕王怒斥道。
      “父王”
      燕丹不甘心的看着,无奈至极,只能捏紧拳头。
      这就是王权。
      他虽为太子,但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太子,不登上那大位,他根本无法施展他心中的宏图。
      在他心底。
      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嬴政,如果他为王,绝对能够比嬴政做得更好。
      “剧辛,你觉得如何?”
      燕王又将目光看向了剧辛。
      “回大王。”
      “臣赞同。”
      “等到秦彻底灭赵后,我大燕可再送上重礼致歉,效果更佳。”
      剧辛恭敬回道。
      “好。”
      两个上将军如此一说,燕王也点头同意了。
      随后。
      他将目光看向了充满不甘的燕丹。
      “丹儿。”
      “你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相识,本就交好。”
      “这一次准备重礼之事,寡人就交给你去办。”
      “事关重大。”
      “你不要让寡人失望。”
      燕王对着燕丹说道。
      终究。
      他还是要利用自己儿子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时的关系。
      “儿臣,领诏。”
      燕丹双眼一凝,躬身领诏。
      “秦国。”
      “终究是彻底做大了。”
      “如今,寡人也必须暗中联合齐楚两国了。”
      “否则秦国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师出无名,我大燕就危矣。”
      燕王心中暗暗想着。
      他看着波澜不惊,但是对于赵国将灭也是有着很大的冲击。
      唇亡齿寒。
      他又哪里不懂。
      “这一次。”
      “终究是齐楚两国背盟了。”
      “如若我三国一同出兵,或许赵国就不会亡了。”
      “唉。”燕王叹了一口气。
      …………
      大秦。
      咸阳。
      秦王殿。
      “有本奏。”
      “无本退朝。”
      赵高侍奉在一旁,看着满朝文武高喊道。
      “启奏大王。”
      “臣接到了来自赵国的捷报。”
      “乃是王翦和桓漪两位上将军亲自上奏。”
      朝会刚启。
      尉缭就是一脸笑容的站了起来。
      而这一封捷报。
      正是朝会开启之前,从赵国传回来的。
      “赵国。”
      “呵呵。”
      “廉颇已死。”
      “赵国只剩下代地的李牧了。”
      “此番应该就是孤的几位上将军给孤带来的惊喜。”
      嬴政笑了笑,对着满朝文武道。
      随后一挥手。
      对着尉缭道:“念!!!”
      ------题外话------
      s:求月票,求推荐票,感谢。

第一六三章 天赐大秦的长公子,捷报传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