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七零章 嬴政:诸子无能,但孤还有一个儿子可担大任[1/2页]

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 飞天杨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嬴政敕封赵玄为秦武君的一刻。
      系统提示声在赵玄的耳边响起。
      “恭喜宿主获得称号《秦武君》,佩戴后可查看称号属性。”系统提示道。
      听到这一声。
      赵玄的心中一定。
      获封国尉的时候,赵玄对于称号还是非常的期待的,但是却没有获得称号,如今获封君号,称号补上了。
      不过还在朝堂之上,赵玄也没有急着去佩戴称号。
      “好。”
      听到赵玄的话,嬴政的脸上尽是一种欣慰的笑容。
      从不知道的外臣看来,这是嬴政对赵玄的一种看重,但是在知道的臣子而言,这分明就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寄予厚望。
      “我大秦已对燕国宣战,骊山大营三十万锐士出征辎重可有问题?”
      嬴政看向了王绾,威声问道。
      “回大王。”
      “如今长公子在少府负责山河之税,此事长公子比较清楚。”
      王绾站起来,恭敬的道。
      闻声。
      嬴政目光看向了扶苏。
      “启奏父王。”
      “我大秦刚刚灭赵,府库内的粮草辎重以及征得而来的税收不足以再支持百万大军出征,但如若只是骊山大营三十万锐士,还足够坚持到下一次收成征赋税之时。”扶苏站起来,大声回道。
      “如此就好。”
      嬴政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这四年多以来,大秦连续的征战,虽取得功成,但是对国力的损耗太大了。
      这些嬴政也都知道。
      但是为了天下一统,山河归一,也不得不倾覆举国之力去做。
      如若天下不能一统,让炎黄一族的战争继续持续下去,那将会对后世子孙有着无尽深远的影响。
      “启奏父王。”
      “儿臣有一事启奏。”
      扶苏没有退下去,又大声道。
      “何事?”
      嬴政问道。
      “我大秦连年征战,国力损耗太重,民间百姓被赋税所压,如今我大秦府库粮草虽然可以维持下一次守城之时,但对于民间百姓而言,将无后继之粮,如若有天灾人祸,民间遭难,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我大秦百姓,为了百姓安稳,儿臣恳求父王暂时不要出兵伐燕,待我大秦国力恢复后,再动兵不迟。”
      扶苏一脸严肃,大声启奏道。
      听到这话。
      王绾脸色一变,转过身,连忙悄悄拉了拉扶苏,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燕国行刺于孤,差点要了孤的命。”
      “作为孤的儿子,你让孤现在不对燕国动兵?”
      “扶苏,你在与孤开玩笑吗?”
      嬴政原本还有几分笑容的脸瞬间冷了下去。
      “父王。”
      “儿臣并非让父王对燕国罢兵,而是暂缓进攻,等到收成之日。”
      “儿臣是为了大秦百姓的存亡。”
      扶苏抬起头,义正言辞的回道。
      “这扶苏啊。”
      “第一天上朝就顶撞,难怪历史上会被发配到北疆了。”
      看着扶苏这顶撞的样子,赵玄不由得摇了摇头。
      如果是从体恤民情而言,或许的确是有仁厚之心,但是他这仁厚之心没有用对地方。
      燕国行刺,冒大不韪。
      大秦正值于没有攻燕之名,如今燕国送上来了,又怎会错过?
      这就是燕国送给大秦的战机,稍纵即逝。
      就如同战场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若等到收成之时再动兵,那就给予了燕国,乃至于齐楚两国准备时候,没有震怒之下的效果。
      “腐朽,无知,无畏。”
      嬴政凝视着扶苏,冷冷说了三个词,眼神更是有着浓浓的失望之色。
      以前没有玄儿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那些儿子,嬴政是尽可能的培养,哪怕他们不出彩,嬴政也没有放弃。
      但是现在有了玄儿,文治武功,皆出彩。
      再看向这扶苏与自己的玄儿一比,真的差了不知一丁半点。
      “公子,不要再说了。”
      “民情是民情,国本是国本,战机更是战机。”
      “这一次燕国行刺,乃是我大秦师出有名的最好机会,战机稍纵即逝,绝不可拖延。”
      王绾低声对着扶苏说道。
      “可是”
      扶苏还是有些不甘心。
      “退下。”
      嬴政对着扶苏呵斥了一声,没有再理会。
      “赵国初定。”
      “还需治理,赵卿可有人举荐,治理赵地?”
      嬴政看向了赵玄问道。
      “启奏大王。”
      “臣举荐冯劫和李腾两位大人。”
      赵玄站起来,大声的启奏道。
      闻声。
      朝廷文臣一列,冯劫和李腾看向了赵玄都面带感激之色。
      无需多想。
      治理赵地绝对是大功一件,这对于文臣而言也是极为难得的。
      冯劫不提,与他兄长冯去疾一同被称之为冯氏双杰,可见能力。
      而李腾则是在军中入朝,当初更是赵玄的直接上官。
      “启奏大王。”
      “臣倒是觉得。”
      “姚贾大人可以胜任。”
      王绾忍不住的站起来,大声启奏道。
      这般博取大功的机会,他自然也不想放弃。
      “就依赵卿所言。”
      “治理赵地就交给冯劫与李腾了。”
      嬴政看了王绾一眼,并没有理会,而是出声直接认定了。
      冯劫和李腾站起来,来到了大殿之中。
      “冯劫,孤命你入赵地掌政,将赵地政务梳理,归于我朝廷管束。”
      “李腾,孤命你入赵地掌法,依我秦法治理,归我廷尉之责。”
      嬴政威声道。
      “臣领诏。”
      “定不辱王命。”
      冯劫和李腾恭敬一拜。
      而他们心底对赵玄也是充满了感激。
      “好了。”
      “诸卿可还有本启奏?”
      嬴政看着满朝文武,笑着问道。
      今日朝议。
      归根结底就是给赵玄封君,至于其他的琐事,也无需如此大费周章了。
      “启奏大王。”
      “臣有本奏。”
      赵玄站起身来,捧着朝笏道。
      “赵卿有何事?”
      嬴政笑着问道。
      不得不说。
      哪怕是朝堂群臣也能够看出嬴政的区别对待。
      对群臣一脸冷漠威严,但唯独对赵玄,脸上还挂着笑容。
      “得大王恩厚,臣已官至国尉,掌大秦四大营,臣原本执掌安邑大营护军都尉一职空缺,因此臣想举荐一人暂代护军都尉一职,待得为大秦立功后,可由大王审视为正。”赵玄大声的启奏道。
      听到赵玄的启奏。
      朝堂文武的目光也纷纷汇聚了过来。
      他们也差点忘记了。
      随着赵玄的晋升,安邑大营护军都尉已经空缺了。
      朝堂上许多武臣眼中也冒出了光芒,有些老臣甚至涌现了一种期待之色。
      如若得到赵玄的举荐,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你举荐何人?”嬴政问道。
      “臣举荐蓝田大营主将王贲。”
      “他有足够的统兵之能,足可担任大营护军都尉之职。”赵玄抬起头,大声的道。
      此话一落。
      朝堂群臣目光都落在了赵玄身上。
      有些人似乎都在震惊,赵玄对于举荐之人竟然没有半分的避讳。
      王家如今与赵玄可是有着姻亲的关系,他竟然也不害怕这一举荐会引起秦王的忌惮。
      如果被人参一本结党营私,引起了嬴政动怒,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启奏大王。”
      “王家与秦武君乃是姻亲关系,如此举荐,却是有些不妥吧。”
      姚贾站了起来,大声启奏道。
      “举贤不避亲。”
      “能者居之。”
      “有能力,对大秦和大王忠诚即可。”
      “难道姚贾大人觉得王贲不配,还是王家不配?又或者,不相信本君的眼光?”
      看着又跳出来的姚贾,赵玄转过头,冷冷的说道。
      王翦目光冷冽的看向了姚贾。
      这几句话落下。
      立刻就让姚贾闭嘴了。
      他可不敢与王家为敌,更不敢以此来彻底得罪赵玄。
      “好一个举贤不避亲。”
      “好一个能者居之。”
      嬴政一脸笑容的点了点头,然后道:“王贲,孤自然是清楚他的能力,他的战功也足以胜任此位,既是赵卿举荐,孤,准了。”
      “拟诏。”
      “封王贲为安邑大营护军都尉,执掌大营,目前为代掌,为大秦立功后,孤正式封他为护军都尉,拜上将军。”
      赵玄当即一拜:“大王圣明。”
      “赵国已灭。”
      “赵偃,已经没有必要活着了。”
      嬴政忽然开口道,眼中尽是杀意。
      他说了。
      要让赵偃死,那自然就并非虚妄的。
      对于其他任何的君王,嬴政可以留他们一命,展现大秦的包容,他嬴政的胸襟,但唯独对于这赵偃,嬴政不会有任何容忍。
      昔日年幼之时的屈辱,嬴政绝无容忍。
      “好了。”
      “诸卿还有何启奏?如若没有启奏,便散朝吧。”嬴政看着朝堂上的众臣道。
      “臣等无本再奏。”
      满朝文武齐声道。
      今日这一场朝议。
      注定是有人兴奋,有人失望了。
      于赵玄而言,秦武君封号一出,或许比武安君封号带来的威望更大。
      但是对于那些守旧的王绾他们而言,却是尤为不甘。
      今日朝堂上支持赵玄的声音太大了。
      哪怕是王绾也没有想到如今的赵玄竟然已经在朝堂上有了这样一大批交好的大臣。
      而且更让王绾有些心慌的是,今日在朝堂上否决了秦武君封号,似乎已经与赵玄有所相对了。
      “无本,那便散朝吧。”
      嬴政点了点头,一挥手。
      随后便缓步起身,离开了朝堂。
      “恭送大王。”
      群臣高呼道,目送着嬴政离开。
      然后也都纷纷起身,离开秦王殿。
      朝会一散。
      李斯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向着韩非走了过去。
      “韩非。”
      李斯走过来,神情有些惭愧,还有不安。
      “何事?”
      看着曾经的这个至交好友,却因为嫉妒自己的才能要杀自己,韩非心中有恨。
      “对不起。”
      “我枉顾了多年的同窗之谊,更枉顾了你对我的信任。”
      “我错了。”
      李斯站在韩非身前,脸上带着一种惭愧,还有懊悔之色。
      “我只想问你一事。”
      “相对于权势,多年同窗,多年兄弟,就是一场虚妄吗?”
      韩非凝视着李斯,冷冷的问道。
      “身居这廷尉之位多年,我已经被权势给迷失了,你的才能我是知道的,我害怕你一旦入秦,就会夺走我的权势。”
      “我,被权势蒙了心。”
      李斯带着一种惭愧的道。
      “如今你又为何向我认错?”
      “是因为我与秦武君走近了?你害怕我会借助秦武君的手来对付你?你怕了?”韩非冷笑了一声。
      “或许吧。”
      李斯苦笑了一声,也坦然的承认了。
      “但我也心中也有愧。”
      “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李斯说道。
      “呵呵。”
      “再说吧。”
      韩非冷笑了一声,转过身,没有再理会李斯。
      在韩地时。
      若是没有赵玄护着,派锐士保护,姚贾或许早就有动手的机会了。
      虽然最终他们也没有得逞,但这是韩非心中的一根刺。
      因为李斯这只言片语的道歉就想要拔掉,韩非可没有那般好糊弄。
      散朝后。
      赵玄取回了自己的佩剑,缓步向着广场走去。
      而心中则是沟通系统,佩戴《秦武君》称号。
      随着称号的佩戴。
      这称号的属性也呈现在赵玄的眼前。
      称号:秦武君。
      属性:宿主统御秦国全军,士气+400,战力+400,君令下,令行禁止,麾下锐士誓死遵从,军队部曲杀敌宿主可获得三分之一经验值,修炼速度在基础上提升两倍。
      “修炼速度增加了一倍,士气和战力增加了一倍,也可以了。”
      “如今我统帅大秦举国之兵,四大营,无论是哪一个大营锐士杀敌我都可以获得经验值。”
      看着称号的属性,赵玄微微一笑。
      无论是战力,士气。
      这对于大军而言都是大促进。
      这些都是战场上有着很大的突出的。
      赵玄统帅安邑大营时,锐士们战力超群,无畏,无惧,以命搏命,战力的递增就是他们的力量展现,以少胜多也并非没有可能。
      至于修炼速度的提升。
      除了赵玄吞噬虚空中的灵气有平常两倍的速度以外,吞噬灵石内灵气的速度也是在原有速度下提升了两倍。
      “秦武君,不要忘记朝会散去去忘忧阁一叙啊。”
      “我可是等着你请喝美酒。”
      桓漪走了过来,对着赵玄道。
      “那是当然。”
      赵玄笑着道。
      “赵玄,多谢了。”
      “若非你的举荐,我儿也不可能登上这护军都尉之职,总之,我王家以后会誓死站在你身边。”
      王翦走过来,带着一种感激,也有坚定的道。
      赵玄自然明白王翦话里是什么意思。
      “无事。”
      “王大哥的能力有目共睹。”赵玄笑着道。
      王翦眼里充满了感激,一切都在不言中。
      他的儿子虽然有能力,但是与他相差不多的蒙恬,李信他们同样也不差,但为何他的儿子能够率先成为大秦的护军都尉,原因自然是因为赵玄。
      若不是赵玄举荐。
      其他人的举荐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赵玄是秦王之子,秦王已经下了决心,未来要将太子储君之位交给赵玄,如今也是在为赵玄培养属于他的班底。
      这时。
      一个寺人缓缓向着赵玄走了过来。
      “君上大人。”
      “大王有诏,请入章台宫一叙。”
      “还有两位上将军也一同前去。”
      这个寺人恭敬的说道,不过声音压得很低。
      似乎是不想太过声张似的。
      “我这老爹要做什么?”
      忽然的传召,赵玄心中也带着几分惊疑。
      不明白秦始皇要做什么。
      “我们即刻就去。”赵玄说道。
      “小人告退。”
      寺人恭敬一拜,缓步离开了。
      “看来忘忧阁的酒要等一会再喝了。”
      赵玄对着两人一笑。
      “大王的事要紧。”
      “走。”
      “一同前去。”王翦笑呵呵的道。
      随后三人向着章台宫缓步走去。
      一晃神。
      章台宫内。
      并不是只有赵玄,王翦和桓漪三人。
      先他们一步来到的还有尉缭,冯去疾,冯劫,蒙毅,李腾几人。
      显然。
      他们也都是被嬴政秘密传召而来的。
      王位上,嬴政端坐,在身旁赵高侍奉。
      随着赵玄来到,似乎所有人都到齐了。
      看到这阵势。
      显然是要商议什么大事。
      “你退下吧。”
      嬴政对着赵高说道。
      “诺。”
      赵高躬身一拜,心底有些失望。
      如今大秦已经成功灭赵,可嬴政传召如此之多的大臣秘密入章台,显然是有重大的事情交代。
      可是他作为秦王的贴身近侍却不能留在身边。
      想到这。
      赵高心底阴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重要的场合大王都会让他离开,而不是旁听了。
      “辛胜。”
      “你也进来。”
      “让禁卫军在殿外布守,任何人不得靠近大殿十丈,擅闯者,杀。”
      嬴政威声说道。
      “诺。”
      辛胜立刻应道。
      立刻让麾下的禁卫军布防。
      数百禁卫军立刻分散在了章台宫外,严阵以待,布防。
      “赵大人。”
      “大王有令,不得靠近章台宫十丈,还请你在十丈之外候命。”
      辛胜要进入章台宫前,看着殿门口的赵高说道。
      “诺。”
      赵高看了辛胜一眼,眼中有些恼怒,但没有办法,只能乖乖带着手下的寺人退到了十丈之外。
      这一刻。
      整个章台宫外呈现一片肃杀之景来。
      如此这般。
      赵

第一七零章 嬴政:诸子无能,但孤还有一个儿子可担大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