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17章 他是来文联蹭饭的人吗[2/2页]

重生1983年 爱喝葡萄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我每期都看。现在每期都有一篇《陌生城市》的长篇连载,写得特别有水平。笔名叫赤脚樵夫,对,就是这个笔名。”
      柳梦秋:“也是我们潘大章同学写的!”
      潘大章只是静静地吃自己的饭,并不参予他们的议论。
      也不在乎他们投来的崇拜的目光。
      柳梦秋饶有兴趣地问王志强:“你说我们俞督县的潘大章同学有资格参加市文代会么?他是来蹭饭的吗?”
      王志强挠了挠头说:“我才是每年都来市文联蹭饭的人。”
      他的脸有些微烫,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扒完碗中的饭,喝了一口鲜汤,就起身离开了。
      蔡凝阳:“这次文代会,小潘同志肯定要吸纳为市作协会员了,明年省作协肯定会邀请去参会。不要说以后,现在就已经是大诗人,大作家了。不仅是俞督县的骄傲,也是冈州市的骄傲,而且是我们省的骄傲……”
      潘大章吃了二碗饭,菜也味道不错。
      他笑着对大家说:“菜都凉了,大家先把饭吃饱再说。”
      他喝了碗汤,对另外几人说:“我吃饱了,你们慢点吃。”
      他走出餐厅,来到宾馆外面小花园。
      院子里几棵大槐树,落叶开始纷纷飘下。
      刚才几人的议论,以及各种复杂的心态,面前满目疮痍的秋景,不禁触动他的诗思灵感。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记录本,快递写了一首诗。
      宁昌县那位短发女不知何时静悄悄坐到了他的旁边。
      “小潘同学你真的是个奇才,看你文思泉涌的样子,真的令人羡慕。”
      写诗当然要靠灵感,不象写小说靠的是各方面的积累和感悟。
      “小潘同学,我想跟你探讨一下你那篇《陌生城市》长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以及几位女性配色,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吗?还有你的年纪,从你的小说中,感受到的是成熟的心态。那些感悟和思想,完全不象是一个中学生作者所拥有的。”
      “或许是我少年老成吧。”
      潘大章才懒得跟她讨论这种无聊的话题。
      看见柳梦秋和徐梅娟从餐厅走了出来,主动迎了上去。
      “小潘,没有其他什么节目吧?去逛逛街,怎样?”
      柳梦秋刚才怼着王志强哑口无言,心情特别爽。
      今天是报名第一天,组织方没有安排什么事项,可以自己活动。
      “好呀,我也想出去逛逛。冈州这座历史名称,我对它的了解还不是很深。”
      三人走到了街上。
      白云宾馆向南是汽车店方向。
      向北就是文清路方面,冈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
      百姓有句谚语:冈州文清路,模特满大街,豪车如流水,摩人挤掉街。
      街边商铺灯火通明,小商贩在沿街叫卖。
      “我们去文清路逛逛吧?”徐梅娟提议。
      这里离文清路还有三四里路,走路的话比较辛苦,路上灰尘也比较大。
      有公交车可以坐。
      当然也可坐搭客的三轮车。
      白云宾馆大门口就停有几个三轮车搭客的,一见他们三人,都热情招呼:“老板,坐车么?到哪里?我拉你们过去?”
      柳梦秋皱了皱眉头说:“我们坐出租车吧。”
      在宾馆门口还停了几辆出租车,有黄色面的,也有高档的皇冠进口车。
      潘大章知道:坐三轮车到文清路,三个人一块钱,坐黄色面的二块钱,坐皇冠三块多。
      三块钱对于一般来说相当于一二天的收入,但对于柳梦秋这样的中层干部来说,自然算不了什么。
      徐梅娟招手让一辆皇冠过来。
      “有票据开么?”她问。
      “有的。”
      司机拉开门招呼他们上车。
      “到文清路。”
      司机十分钟后把车开到了文清路。
      潘大章坐在副座,主动掏钱付车费。
      “师傅要多少钱?”
      “三块五毛钱。”
      后座的徐梅娟叫住了他:“小潘我来付,这个消费我们可以报销的。”
      她付了钱,拿了票据。
      文清路上已是人头簇拥,游人如织。
      一处小人书摊前,围坐着一大堆的小孩,每人捧一本小人书在认真地读。
      昏黄的灯光下,读书的孩子们特别乖巧懂事。
      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人在书报亭旁边摆了一个小人书专柜,小孩可坐在旁边看书,收每人一本一分钱的阅读费。
      每天生意都特别好。
      旁边有间商店架子上摆了各种颜色的毛线,五颜六色。
      店里有多名女子在挑选毛衣。
      “柳姐,我也去买点毛线,有空编织几件毛衣毛裤和毛背心。”徐梅娟眼睛一亮。
      “小柳,你还会打毛衣呀?”柳梦秋跟她走进毛线店。
      潘大章:“我在这里买张报纸看。”
      他买了份《参考消息》报,取了张矮凳子,跟一帮小孩坐在一起。
      这时他看见对面不远的时装店有蔡凝阳的身影,跟他在一起的是那个想跟他讨论《陌生城市》小说的短发女。
      宁昌县的王志强几人也出现在街上。
      还有多张参加文代会人员的身影。
      那个写故事的胖子对其他的东西也不感兴趣,看见书报亭,也径直走了过来。
      看见窝在竹椅上的潘大章,也客气地招呼。
      “小潘老师,想不到也在这里看见你。”
      他跟报刊亭老头要了份冈州日报。
      “你好,请坐。在这里看看报纸,也是一份难得的舒适享受。对了,还没请教你尊姓大名呢?”
      潘大章把一位小凳子递给他。
      “不敢当,我叫林寄凡,原来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后来写一些豆腐块文章,今年被调到县宣传部。小潘老师,以后关于写作方面的事,还要多多向你请教。”
      小胖子客客气气地回答说。
      “我是学生,你才是老师,写作的事大家可相互学习,比如我写的小说就存在一个故事趣味性的问题,以后要多向你请教。”
      这个林寄凡不象那个王志强一样自以为是,傲慢无礼。
      潘大章对他印象不错。

317章 他是来文联蹭饭的人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