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投来感激的目光。
      郭锡林紧跟在老董的身边。
      刚才闲聊中,他还跟老董谈到他。
      “你有意识培养郭校长,这次不是很好的机会么?”
      “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锡林也一样。虽然他能力不弱,从上午的发言中,也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处理能力。但是直接提拔到一号,肯定难以服众。”
      “还需要一个历练过程,或者在某件事上,做出突出的影响。”
      “但是可以做为副职提拔任用,我会提议让他去管理财务和负责护矿几方面的工作,还有这次坪山矿区的承包。”
      “矿务这一块也急需整顿。”
      潘大章也知道,前世郭锡林就是识破了熊六福小舅子,用单车改装偷窃钨砂案后,又撰文写了关于矿山日常治理的文章,发表在公司有色系统报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司才把他提拔到潘古山矿当副矿的。
      二年后,潘古山矿长因身体健康原因,他接任一把手职务。
      这一世估计会有变化。
      郭锡林跨行调到钨矿才几个月时间,就担任了副矿一职。
      时间上提前了几年时间。
      他还跟老董聊了另外一个严肃地问题。
      “坪山矿区承包,我可不可以也来承包?”
      老董看了他一眼,回答说:“符合条件的,谁都可以承包,可以让锡林制订出公平合理的规则,符合的人都可以报名承包。只要没有徇私舞弊,都没问题。”
      他似乎早都想过了这个问题。
      “我肯定不会占矿里半点便宜。”
      开始他知道是郭校长主持坪山矿区承包一事后,还在想是否找机会跟他聊聊,顺便了解一下到时需要预先准备什么事项。
      听完老董的嘱咐后,他决定顺其自然,到时严格按照矿里制定的规则去参加竞标。
      前世可能没人有经济实力跟林家兄弟竞争。
      他们有雄厚的资本,别人没法撼动的条件。
      但现在障碍已扫除,公平竟争的条件已经具备。
      老董他们继续去开会。
      他去姐夫五金店。
      由于不是墟日,店里没有看见顾客。
      姐姐看见他,笑着说:“走到哪里都见你很忙,来到铁珊笼,连跟你姐夫聊聊生意经的时间都没有?”
      姐夫在忙着安装自行车和缝纫机。
      “忙些大事,紧要的事,若不是我跟老董在一起,这次可能就出大事了。”
      他把林昌芸指使属下想蓄意制造事故,谋害老董一事告诉了他们。
      “啊,这个林某人也太胆大包天了。”
      “难怪我看矿里这几天闹哄哄的,原来是出了这么大的事。”
      “大章你要格外注意安全,别逞能,人家拿刀了,你还跟他干,伤着你了怎么办?”
      听他说在凉亭那里跟林昌余干架一事,潘东玲听得心惊肉跳,不禁责怪他。
      许静金却一点不担心。
      老爸跟二个弟是何等凶暴的人,三个人在大章面前都只有挨揍的份,不管是再凶狠的人,单独面对大章都讨不了好。
      除非对方手里有枪。
      “我没事,谁敢惹我,就是他不开眼,活该倒霉。”
      他把自己在老农贸市场又开了电器店和家俱店一事告诉了他们两个。
      “大章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了,在你看来,做什么生意都不难。”
      许静金也深深的佩服。
      同时他又另外一件事感到担忧。
      “以前你说可以去拿货物兑换,或者直接用现金去职工手里购买国库券。我现在手上真的有二千多块钱的国库券了。”
      潘大章看他心里没底的样子,安慰他说:“你要担心的话,就把收到的国库券兑给我,有多少我收多少,我按一块兑一块算给你。”
      此时国库券才发行二年,第一期的兑换日期都还没到。
      因为许多人对发行国库券都不理解,认为是废纸一张。
      国库券都是单位摊派,拿工资的职工每月按比例购买。
      所以许静金收购的这些国库券几乎都是近乎半价收来的。
      现在听大章说愿意平价接手他的国库券,考虑到收购价,大章又是带他做生意出道的人。
      都是自家人,也不好赚太多。
      于是他说:“这些国库券收得来便宜,大部分是半价,有些还不到半价,自己人也不好意思赚你钱。这样吧,接百分之八十兑给你,行不行?”
      潘东玲担扰地问:“大章,这国库券可以兑钱么?没把握的话,以后我们就不收了。”
      还是心里没底。
      潘大章笑着说:“不仅可以换,还有利息,比你存银行的固定利息还高上一倍。这样吧,姐夫你这里大量去收购国库券都没问题,收来的我全部按90%现金兑换,随时换钱都行!”
      “会不会积压资金,影响做生意?”
      “放心吧,我银行有几十万存款,足够的钱。”
      潘东玲两人都惊讶出声:“啊,大章你哪里赚了这么多钱?”
      简直不敢想象。
      有几十万,一辈子都花不完。
      难怪他要在村里建一栋钢筋水泥房。
      潘大章笑道:“卖八根珍贵木头就卖了三十二万,卖银元古币也赚了几万,卖手串都有一万多。”
      现在仓库里还摆着几套名贵木材家俱,赚几万块一点问题没有。
      一本邮册上十几枚珍邮,也可以换大钱。
      当然他也知道跟姐和姐夫说藏邮和古籍书的事,他们肯定理解不了。
      毕竟文化水平有限。
      但是收国库券这事,可以促使他去多收。
      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前世就曾经有人靠收国库券成了百万富翁的。
      还有银元古币之类的,或者古家俱,碰到了不敢收,也可以通知自己上来。
      潘东玲把收来的国库券全部拿来,清点后,发现竟有一千八百多块。
      潘大章按约定的九折付了现金。
      “你身上还带了这么多现金?”
      “是呀,我现在携带几千块钱都很正常了。”
      “姐,有空回家的话,我让小芹去取一万现金给你带上来,专门用做收购国库券都没问题。”
      他看了他店里的货:自行车、录音机、缝纫机,还有一些五金工具之类的。
      “你不是还请了一个工人么,她今天没上班?”
      “今天有事请假。平时间不是墟日也没有多大的生意,她若在的话,我一般都是骑着摩托车去各个家属区,收废旧,换国库券的。”
      潘大章也看见过庭院里收集的堆积如山的各种废品。
      姐夫还是一个比较勤快的人。
      “姐,孕产期是明年几月?”
      “明年二月份。”
      二月十多号是春节,这样的话,过春节他们都没时间回去了。

348章 擒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