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谷  “我爷爷和奶奶亲口给出的评价,比家里请的那个厨师搞的口味都好。今晚吃过你们就知道了。”
      两人表示没意见。
      温小芹又征询了楼下两位副总的意见,冯凯伦和章泽也表示留下吃晚饭。
      于是她就去厨房忙碌。
      好在有郑虹母女帮忙。
      潘大章看见黄乐安也来了,就提议:“齐总,关于股份比例的事情,你有没有征询过第三方的意见,多大比例才合理。”
      齐谷南:“我征求了专业人士意见,你们两位是出资的,利润分成应该占比60%,我公司和镇、村他们占比40%,才相对合理。当然我公司要比镇、村多一点,要占25%。”
      “我明天跟陈主任和汪支书协商这事,你们两位认为这种分配方案是否合理。”
      潘大章:“我跟爷爷也说过这件事,他提出的方案也是我和黄总各占30%,齐总这边和陈主任、汪支书共占40%才合理。”
      其实黄乐安也征求过隆昌公司老总黄安源的意见。
      黄安源也认为占股30%才合理。
      所以现在他也没有提出不同意见。
      齐谷南拿出一份现在稀土矿管理层、技术人员以及普遍工人的名单。
      “两位还有打算安置自己人手参与管理么?”
      黄乐安:“安排二三个吧,财务方面一个,决策层一个,安全生产方面一个,我这边应该有三个人。”
      潘大章想即然投资进去了,肯定要有人参予公司管理,特别是财务方面,一定要有自己人。
      自己不一定有很多时间守在单位,但要随时掌握单位情况。
      “我这边估计也要安排二三个人。”
      话虽这样说,但是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齐谷南:“我已经通知了几个主要负责人,明天签完协议后,大家开个会,见见面。”
      现在的规模只是试验性质的,正式的投入生产,当然还要增加人手,购买设备。
      好在现在招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三人交谈了许久,不知不觉外面天色暗了下来。
      “去下面客厅吧,应该差不多开饭了。”
      三人来到客厅。
      郑虹正在帮忙摆碗筷。
      “正要上去叫你们下来吃饭呢。”
      潘大章笑问:“曾其崧今天没有一起来?”
      郑虹:“我现在跟他还只是了解阶段,又没有正式订婚,他都还没有去我家提亲呢。他怎么可能经常跟我在一起?”
      “是呀,下次碰见他,要提醒他,做事要干脆利落一点,追女孩子也一样。”
      “小潘老师,难道年纪这么小,能够写出那么深沉的诗歌和小说,你的思想比一般同龄人都成熟了许多。”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少年老成呗。没办法,从小就是这个性格。”
      潘大章招呼大家入席。
      不一会,温小芹就弄了一桌子特色菜。
      有几道还是野味。
      个个吃了都赞不绝口。
      众人知道都是眼前这个小妹妹煮的饭菜,都夸真的了不起。
      潘大章拿出茅台酒招待他们。
      饭后又切了脐橙招待。
      董卫东介绍说:“这脐橙是我家大章从俞督买来的,我们公司年前叫采购到处去采购脐橙,都没办找到货源。”
      冯凯伦和章泽两人走的时候,董卫东还让大章用胶袋装了几斤,带回去家里其他人品尝一下。
      市场上有北方的苹果、雪梨买,但是本地的脐橙却是稀罕物。
      闲聊了许久,众人都告辞。
      潘大章主动帮助温小芹收拾碗筷搞卫生,提热水给两老人泡脚。
      温小芹把煮好的中药端来给两人喝。
      董卫东:“这中草药虽然喝起来有点苦,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现在晚上睡眠质量都好了许多,吃饭也更香了。白天精神都好了许多……”
      按照老凌头开的药量,只是第一阶段的,目的是先把身体调理过来。
      上次他交待了,若是症状减轻了,要再去他那里开些中药补方。
      “隔几天我们再去岭背找老凌头诊一下脉,让他再开几味药。”
      一切都是假的,身体重要才是最主要的。
      晚饭后,温小芹对潘大章说:“跟我去新华书店买几本下学期的教材和各科作业,我有时间可以提前去学习。”
      她平时间对于学习还是比较勤快的,除了偶尔看看电视。
      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小芹芹这么勤快,下个学期你学习成绩就要赶上我了哦?”潘大章调侃地说。
      “有可能哦,你下个学期又要开矿,还经常去开会,到处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自然成绩就落后了。”
      问老董两人要不要去外面走走。
      黄怜香:“我们就不去了,你们也早点回家,外面天冷。”
      开上红旗桥车,找到冈州第一新华书店。
      街道上有少数的商店开门营业。
      到处有小孩在放鞭炮。
      来到新华书店,把车停在街道边,锁好门。
      进到里面。
      买了十几本书,也没花多少钱。
      “你英语成绩有点拉后腿,要么买些英语磁带,再去买台录放机,早上跟着磁带去学,进步会很快的。”
      弟弟小章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己买的那个录音机被他拿去了,天天去学英语,才小学五年级,已经把初中一年级英语都自学完了。
      温小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又去买了高一下学期英语磁带。
      出来路过一间电器店,停车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
      回到家老董两人还在客厅看电视。
      温小芹在房间试着听录音磁带。
      潘大章在检查自己的寒假作业完成情况。
      抓紧时间把没有完成的寒假作业做完。
      然后又写作了二个小时时间。
      第二天他把一叠文稿交到温小芹手里。
      “这个月三万字的交稿任务。”
      还要辛苦她抄写,改正里面错别字,以及其中的语法错误。
      其实温小芹的工作并不比他写作轻松。
      但她从没怨言。
      “行,我有空把它抄写好,然后就去邮局寄出去。”
      每个月十五号左右就应该把稿件寄出去。
      潘大章又把修改后的《浮桥》五篇,让她抄写后寄到《名诗刊》。
      编辑摧了几次稿了。
      这些名刊还是要时常投些稿去的,其他小刊有没有都无所谓,但是名诗刊的关系还是要维持的。

377章 拜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