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31章 我给大家指条赚钱的路[1/2页]

重生1983年 爱喝葡萄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上学,谢东生找到他。
      “小潘,你的想法校领导都特别支持,也跟几个语文老师说了,他们都说会全力配合你。而且所有语文老师都要求加入文学兴趣组,她们会将有意愿参加的学生组织起来?”
      “程校长指示在校区内多增设几个黑板报,你们文学组有好的稿件,我会让人编排好,并且让美工基础好的,争取定期把黑板报编写好。”
      “放学后,在办公室开个碰头会吧。”
      谢东生同时把一张表交到他手里。
      “说到贫困家庭,我们学校有一半的学生家庭都处在贫困线以下。缺衣少食的,连书包和文具都买不起的,比比皆是。”
      “这张表上的十几个人,是贫困中最贫困的学生,到现在为止,他们连十二块的学费和书本费郁还欠着没交,更不用说平时的生活费了。”
      潘大章扫了一眼,只见表上有十八个学生,总共学费也才216块。
      他掏出钱递给谢东生:“麻烦你去财务帮我把这些同学的学费缴了。找个合适的时间,我见见这些同学。”
      他想了想说:“这样吧,叫这些贫困学生,今天中午放学后到老农贸市场旁边的五金店找我,我有话跟他们说。”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老师拿来了新的课本和练习资料。
      宣布了安排补课的时间。
      从今天开始,晚上安排一节课时间,由数学老师给大家补课。
      特别是一年级已经报名的同学务必要参加。
      决定也成立数学竞赛组。
      同时物理和化学两门课也是一样的操作。
      潘大章只好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把老师安排的作业做完。
      好在这个年代,学生的作用不会那么多。
      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状态,当然个别勤快的学生是另外一回事。
      课间休息时,他在走廊上碰见温小芹,跟她说了中午放学后,约了十几个贫困学生去五金店会面的事。
      “放学后,我要参加文学兴趣组的会,可能会迟点回去。你负责接待他们。”他对她说。
      “要安排他们吃饭吗?”
      要做十多个的饭,估计会来不及,毕竟下午还要上学。
      “他们应该会吃过午饭再过去吧。”
      他看那张表上,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有。
      有些同学他都认识。
      男女同学都有。
      其中就有一个是一班的吴翠云。
      课间休息时,谢东生找到她,低声跟她说了几句话。
      吴翠云还把感激的目光投到潘大章身上。
      这女同学成绩中等,只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跟人说话。
      穿的衣裳都打了不少补钉。
      脚上穿的是一双老式布鞋。
      虽然破旧但是浆洗得非常干净。
      语文老师也在课堂上通知文学兴趣组的同学,放学后到会议室开会。
      潘大章也并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同学报名参加了文学组。
      中午放学,他来到办公楼会议室。
      看见同桌程雪梅和她堂妹程雪莲,以及昨几天在路上堵他的林水莲也在。
      除了涂永媚和五个语文老师,还有十几个男女同学。
      其中女生占了七八成。
      谢东生把程校长也叫了过来。
      程子恒做了热情的讲话。
      然后他就离开了。
      谢东生让潘大章给大家说几句。
      潘大章说:“爱好文学写作,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写作中提高和进步。”
      “我们以学校黑板报做为我们的阵地,择优抄写在黑板报上。做什么都有一个过程,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可以推荐到冈州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到省报,国家级刊物。”
      谢东生:“我们的小潘同学,不仅仅是有名的诗人,在几个大刊上都发表了有影响的作品,长篇小说也一直在连载。”
      “有这么好的老师在我们身边,假如不知道向他虚心请教学习,就是我们的损失了。”
      然后他让各位发表自己的想法。
      涂永媚举手说:“我是大章的语文老师,平时也喜欢写写诗歌,然后投到报刊杂志去,可是因为水平有限。每次都是遭退稿,有些是石沉大海。”
      “头段时间我把写的东西给小潘点评,经过他点评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重新做了修改,投到《冈州日报》文艺副刊,昨天收到被刊用的消息。”
      “取得了小小的进步,这其中离不开小潘的指点。其实小潘才是我写作路上的老师,以后我要虚心跟他请教。”
      她的发言让其他几位女老师也被撩抜起了浓郁的兴趣。
      纷纷表示以后要把写的东西,让小潘指点。
      十几个同学也在心内点燃了文学之火。
      潘大章跟大家说了准备提议县宣传部也组织一个文学小组,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出版一个县级刊物发行。
      他是俞督县唯一的作协成员,他的建议肯定会被采用。
      会议经过讨论,取得了共识。
      文学兴趣小组成员,可以不定期组织作品探讨会,要求大家每个星期上缴一篇短篇作品。
      由谢东生收集,组织几个老师选出写得好的作品,刊发在黑板报上。
      确实水平上乘的,推荐到市报副刊发表。
      一致认为值得推荐的,就让小潘点评。
      平时间也不影响他。
      半小时后潘大章结束会议,回到五金店。
      谷蕺  只见十几个贫困生,在五金店听温小芹在说话。
      “这几个店都是小潘一手开起来的,他没有拿父母的一分钱,是纯脆的白手起家。”
      “我跟他都在甫钱初中读书,以前我们过的日子跟你们现在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我家,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每个学期八九块钱的学费都缴不起。”
      “我们也是每个星期天,回家里背一个星期吃的米到学校饭堂,但是每斤米要付二分钱的加工费,有时候连这些加工费都付不起。”
      “所以

431章 我给大家指条赚钱的路[1/2页]